修文水电站系猫跳河六级梯级开发体系的第三级枢纽工程[1] [3] [4] 。控制断面以上流域面积2145平方公里,坝址位于修文县境内猫跳河峡谷段[2] [5] 。工程始建于1943年11月,原称'小修文'电站,初始装机容量3兆瓦(两台1.5兆瓦水电机组),1949年因物价波动停工。1943年11月开工建设,1949年12月复工后于1951年4月投产发电,1960年完成扩建工程新增20兆瓦装机[6] 。
主体建筑由混凝土单曲拱坝、泄洪设施及坝后式厂房组成:
大坝采用定圆心薄拱坝设计,拱断面厚高比0.22,坝顶设置5个泄洪孔口[3]
泄洪系统包含3孔10×5米和2孔6×5米弧形闸门,最大泄流量1510立方米/秒[3]
厂房配备4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2台为2008年技术改造后增容至每台12兆瓦[6]
1943年作为国民政府战时能源项目启动建设,1949年贵阳解放后由军管会接管复工[6] 。1960年配合猫跳河梯级开发规划进行扩建,形成现有工程规模[5] 。1997年实施除险加固工程,通过溢洪道闸墩加固等措施消除泄洪隐患[4] 。2023年被纳入猫跳河生态流量保障体系重点管理断面[2] 。
针对原大坝存在的泄洪能力不足问题,1997年实施除险加固工程:
改造溢洪道闸墩结构,优化坝内引水道设计
采用挑流消能技术提升泄洪安全性
工程完成后大坝达到正常坝安全标准[1][4]
2023年贵阳市水务管理局将其纳入流域生态流量保障体系:
设定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指标
作为流域水资源调控网络的关键节点
与红枫、百花等水电站形成联合调度机制[2]
作为喀斯特地貌区水电工程典范:
首创"厂顶溢流"设计实现发电与泄洪功能集成
采用帷幕灌浆技术处理溶洞渗漏问题
建设期间形成《喀斯特地区建坝经验》技术文献[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