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国外开始探索试制内燃机车。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车在1913年开始营运,可以说瑞典的默雷尔斯塔·南曼兰的铁道为最早。这台内燃机车是用75马力的6缸柴油机直接连接发电机,驱动直流电动机。初期的内燃机车采取的传动方式为电传动。[1] 1924年,苏联制成一台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并交付铁路使用。同年,德国用柴油机和空压缩机配接,利用柴油机排气余热加热压缩空气代替蒸汽,将蒸汽机车改装成为空气传动内燃机车。1925年,美国将一台220千瓦电传动内燃机车投入运用,从事调车作业。30年代,内燃机车进入试用阶段,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由功率为900~1 000 千瓦单节机车多节连挂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柴油机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迅速提高,内燃机车多数配装了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功率比战前提高约50%,配置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和液力传动装置的内燃机车的发展加快了,到了20世纪50年代,内燃机车数量急骤增长。60年代期,大功率硅整流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机车制进,出现了交—直流电力传动的2 940 千瓦内燃机车。在70年代,单柴油机内燃机车功率已达到4 410千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联邦德国在1971年试制出1 840 千瓦的交一直一交电力传动内燃机车,从而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内燃机车随后的发展,表现为在提高机车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以及防止污染、降低噪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共19张 各类型的内燃机车
中国从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先后有东风型等3 种型号机车最早投入批量生产。1969年后相继批量生产了东风4等15种新机型,同第一代内燃机车相比较,在功率、结构、柴油机热效率和传动装置效率上,都有显著提高;而且还分别增设了电阻制动或液力制动和液力换向、机车各系统保护和故障诊断显示、微机控制的功能;采用了承载式车体、静液压驱动等一系列新技术;机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性能有很大提高。东风11客运机车的速度达到了160 公里/小时。在生产内燃机车的同时,中国还先后从罗马尼亚、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进口了不同数量的内燃机车,随着铁路高速化和重载化进程的加快,正在进一步研究设计、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内燃机车。 共3张 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使用、方便灵活上马快和基本投资较少等优点:加上当时油价便宜,经济上也合算:运输效率高,尤其适用于一些运输不太繁忙,列车数不太多的线路及调车小运转作业等。一些路网规模不大的发展中国家,向国外购进几台内燃机车,可立即投入运用.解决铁路运输问题.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采取了以内燃牵引为主的政策,使内燃机车达到量大广的程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