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学校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同时揭开创办军事学校的序幕。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11月下旬创办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并亲自讲课。这实际上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高级指挥学校”。教导队下设四个区队,每个区队下设三个班,招生能力150人左右,学制为三个月。
1928年4月,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大队(后改称红四军教导大队)。随着战争形势变化,红军相继创办了随营学校、红军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红军大学校等。这些院校为部队培养了1.4万余名干部骨干。 共2张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大铜章图册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931年,中共中央抽调红三军团参谋长兼随营学校校长邓萍和原红八军军长何长工等筹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1年9月,毛泽东召集办校的同志谈话:“新旧军阀都懂得,有军必有校,治军先治校,过去国民党办了一个黄埔,红军要办一个‘红埔’”。
1931年11月25日,红军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932年,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在短短两年时间共办6期,培训军政干部和技术人员1万多人。[4]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
1933年10月17日,中革军委决定以原“中国工农红军学校”高级军事班为基础,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简称“红大”)。“红大”设有高级军事科、上级军事科、上级政治科、上级参谋科,后又增设防空科,还有一个测验队,学制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