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是发挥指导作用和服务作用的基础。少体校教练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才能不断形成新的认识,才能积累资本、厚积薄发,才能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创造出比别人更优异的训练成绩出来。 少体校训练
训练指导是少体校教练工作最外显的特征之一,这是由少体校教练自身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少体校教练的工作是作用于训练目标与运动员之间,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教练与运动员之间。因此,少体校教练所从事的训练指导工作必须具有超前性和导向性。把握最新的训练动态,掌握最新的训练理念,了解学校、教练训练实践工作的最新发展状况,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是少体校教练做好指导工作的基础和根本。 共4张 少体校训练
指导作用
服务作用 为基础学校的体育训练工作服务、为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服务,这应该是新时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缺少资金又没有生源,少体校的衰落十分迅速。据体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国业余体校已经从1990年的3687所减少到2010年的2112所,表现出了持续萎缩的现象。一组地方数据也能说明问题。1993年山西省有85个县(市、区)开办各类体校,在训人数约8000人,而到2003年底仅有25个县(市、区)存在业训点(校),在训人数仅1700人,场地仅有59个,其中只有30%符合标准。全省2003年业余训练经费仅138万元,平均每县1万元。 少体校训练
山东省自2003年以来,国拨经费基本上能维持体校的运转,但自主招生情况可谓一年不如一年。省体校每年保持在200人左右,而17所地市级体校没有一所能够招到100人,有4所体校招生不到一个班,而且不断有学生退学,招进后能坚持到毕业者更是可怜。这样的招生情况,其学校的经费是可想而知的,而全国其他省市无疑也面临者同样的困境。
没有生源 体校是以培养体育人才为主要目标,但实际上体育人才的成材率很低。有人研究了80年到85年田径项目全国少年比赛前3名运动员共770人,发现成年后进入国内外前十名的比例为2.2%,进入世界前十名的比例仅为0.26%。考虑到这还是以少年时期取得成绩的样本进行统计,可以看出体校的成材率非常低。
大多数无法成材的人,往往由于过早进行了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而耽搁了文化课程的学习,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国家包分配中专毕业的体育学校学生时,他们还有退路,而如今双向选择就业,大部分企业、单位都不需要体育人才,缺少文化课学习又使得他们在应试考试中处于劣势,少体校培养模式可谓危机重重。 少体校训练
举国体制下,一切以获得体育成绩为目标。通常国家对于培养运动员的投入激励在于运动员在赛场上,尤其是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但是由于大多数项目职业化程度、商业化程度都很低,运动员退役后无法通过从事相关工作获得足够的收益,甚至生活都成为问题。 少体校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