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镇境内有全国第四大航空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昆铁路横贯全境,距成都火车南站及白家火车站(今属成都高新区)分别为8公里、2公里;公路交通更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具有六横四纵的交通网络(六横:机场高速路、快速通道、成乐大件路、川大路、双华路;四纵:长城路、成雅高速路、黄龙大道、迎宾大道),并分别与80米宽的成都人民南路南延线、成都武侯大道及成渝高速路相连,成雅高速路成都第一互通式出口在文星镇,交通十分便捷,具有十分独特的立体交通网络优势。 文星镇
文星镇基础设施功能完善,有110KV变电站1座,天然气配气站1座,自来水厂2座,电信基站和邮电所各1个,实现了光缆光纤通讯、信息网络宽带传输,光纤电视进村入户。该镇距牧马山国际高尔夫球场4公里。此外,市场3个、医院3所,学校从幼儿园到重点大学一应俱全,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大中专院校的入驻,为文星地区城市发展功能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文星镇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文星的15700余名农村人口中,有7300余农民失去了土地,其中有2000余劳动力需要就业安置。对此问题,镇党委、政府深感肩头责任重大:“要改变部分无地农民上班无岗,种田无地,低保’无份的现状,特别需要政府的关心和引导。无地农民的问题不解决好,不仅影响‘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进程,而且还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双流县委、县政府根据双流发展的实际,于2008年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农民增收再教育工程,以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手段,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而文星镇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临港经济重镇,高科高教新城”这一发展目标时,就考虑到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依托镇内“大学城”和工业区的优势,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据此,文星镇党委、政府把2003、2004两年定为“农民就业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星出台了农民就业工程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为:一是将18至50岁的2000余名无地农村劳动力全部轮训一遍,使每一位农村劳动力均能掌握一门以上的实际工作技能;二是在培训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就业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转变,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意识,让无地农民逐步转向二三产业。 文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