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群夏桑菊
夏桑菊味道甘甜,气味芳香,可以清热解毒,在一般凉茶铺都有卖。夏桑菊不是一种植物,夏即夏枯草,桑即冬桑叶,菊即野菊花[1] 。市面上多为冲剂,也有药夏桑菊作为颗粒药剂。经过市场的培育和洗礼,星群夏桑菊颗粒遍布广东及华南地区,销往港澳、美加等地区,惠及亿万人民。“星群夏桑菊,清肝兼明目,清热解疮毒”如今家喻户晓。
夏桑菊并不是一种植物,而是由夏枯草、桑叶、野菊花制成的中药品牌,其组方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理法方药“桑菊饮”。星群当时就沿用这个经典方子,并独创保密工艺,在全国率先研制和生产出具有岭南中医药特色的星群夏桑菊颗粒剂。由于服用方便,效果好,产量很快就超过2亿包大关。[5]
说起夏桑菊的诞生,有一段故事。1980年,外商到星群参观并订购三个产品,其中一个是由桑叶、菊花做原料,名为“桑菊饮”的干糖浆。当时参与洽谈的我方技术人员提出:“桑菊饮”是传统古方,除桑叶和菊花外,还有十几味中药,如果只用两味药,不能用此名称,不如多加一味夏枯草,取名为“夏桑菊”。夏枯草是民间常用的清饮药材,夏天用来煲水饮,具有消暑降湿、利尿降压作用,对岭南人的“热气”尤为奏效。这个建议得到双方一致赞成,“夏桑菊”就这样定名。
夏桑菊颗粒作为药品是星群在全国首创,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研制生产,至今已历三十多年。“星群夏桑菊,清肝兼明目,清热解疮毒”这一广告词让星群夏桑菊家喻户晓,先后被评为“中国中药名牌”和广东省、广州市名牌产品。[3]
除了星群夏桑菊颗粒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药油世家,白云山星群还手握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星群二天油。作为家家常备的“黑油”,二天油自面世以来口碑良好。[7]
据1995年出版的《广州医药志》以及1998年官方出版的《广州地方志》等史志资料中记载,星群的发展史最长可追溯至1868年成立(清同治时期)的黄祥华药厂(以如意油为主要产品)[5] ,星群公司的历史起源为1868年,至今已达150年。[8]
1970年,星群着手研制滴丸机,年末滴丸车间投产,从而基本确立了星群以胶丸、酊水糖浆、液油、颗粒冲剂四大剂型为主的综合制剂生产厂。[3]
1983年,星群公司对夏桑菊的工艺进行了修改完善,1984年初投入保健品市场。
刚开始,市场反应冷淡,医药站也只是勉为其难地订了20万包。可夏桑菊服用方便的特点跟上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日渐紧张的生活节奏,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