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语中"险象"指危险的迹象或征兆,"环生"意为连环式产生,组合后特指危险局面连续出现且相互关联的严峻态势。作为主谓式成语,"险象"是陈述主体,"环生"作为谓语对主体特征进行描述,语法上可独立构成完整句意。
1916年蔡东藩在《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四回中首创该成语:"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用于描述民国初年政局动荡的危急形势。这一文学化表达后被《汉语大词典》收录,成为现代汉语规范成语。
适用对象:多用于战争局势、突发事件、探险历程等存在持续性危险的场景[4]
句式搭配:常与"惊心动魄""危机四伏"等短语连用强化语境,例如"这次旅行真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语法限制:不可直接修饰名词,需通过"的"字结构转化,如"险象环生的战场"
与"险象迭生"存在细微差异:"迭生"侧重危险接连出现的时间顺序,而"环生"强调危险的多维度包围状态。在规范性层面,《现代汉语词典》仅收录"险象环生"为标准词形[2] [3] 。
在文学作品中,《床头灯英语学习读本:格列佛游记》英文版汉译时,用"险象环生"精准对应原文对巨人岛历险的描述:"但因身材矮小而险象环生,后被老鹰叼走而离开"[1] 。历史评论文献中,学者分析董仲舒推行"独尊儒术"政策时,称其过程为"险象环生、波澜迭出的历史过程"。
该成语被收录于《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新华成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在语文教育中作为四字成语典型范例,2016年腾讯网《涨知识,'象'字成语看这里!》专题将其列为"象"字成语教学重点[4] 。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其英译"dangers lurking on all sides"被纳入《汉英成语词典》。
字形注意:"象"不可误写为"相","环"不可作"还"
发音要点:"生"读作shēng,不可误读为sēng
异形词处理:文献中出现的"险象丛生""险象叠生"均为不规范变体[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