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小草本;茎直立至伸展,从基部分枝,无毛,少有具单毛、分叉毛或腺毛。叶丝状,多裂至全缘。花单生或成短总状花序,排列疏松;花梗短,果时增粗,伸展或上升;萼片直立,基部不成囊状;花瓣白色或粉红色,窄倒披针形或线形,长约为萼片的2倍;雄蕊6,4长雄蕊离生或每2个在下部合生,花药短窄,锐尖,有时退化或仅具1室;侧蜜腺立方形,中蜜腺窄;子房线形,有多数胚珠,柱头锥状,直立,2裂,无花柱或近无。长角果线形,稍压扁,2室,稍开裂;果瓣无毛或稍有毛,亚革质,具1脉,隔膜近海绵质,完全。种子每室2行,小,长圆形,无翅;子叶背倚胚根[1] 。
目前国内对丝叶芥的研究甚少,主要价值方面暂无研究。
约2种,产地中海区东部至中亚及巴基斯坦;我国新疆产1种[1] 。
丝叶芥 Leptaleum filifolium (Willd.) DC. (Sisymbrium filifolium Willd.)[1]
丝叶芥Leptaleum filifolium (Willd.) DC.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10厘米;茎从基部分枝,无毛或具单毛、分叉毛或腺毛。叶丝状,长l一3.5厘米,多裂或不裂,全缘,裂片长3一10毫米,宽1一2毫米。无叶柄或近无。总状花序有花3—5朵,排列疏松;花直径2—3毫米;花梗长1一2毫米;萼片直立,长圆形,长3—4毫米,有白色边缘;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倒披针形,长约5毫米。长角果线形,长(1一)2—3厘米,稍压扁,近长方形或圆柱形,常稍弯曲;果瓣有1脉,无毛或稍有毛;种子长圆形,长约1毫米,褐色。 花、果期4—5月。
分布:产新疆。生在荒漠草地、水沟边,海拔700—900米。分布见属。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