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中国文论、中国思想史、文章学研究。关注青年成长、乡村文化建设和语文教育。推动北京大学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的合作(2013年),推动江西选调生制度之建立。创办万柳书院(2016年)。担任北京大学国文研究中心主任、文艺理论教研室副主任(2012-2016年)、北京大学燕园书画社常务副社长、北京大学万柳公寓教师管委会主任(2016-2019)、北京大学第六届教职工代表、第十八届北京大学工会代表、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赣文化学会指导老师(2008年至今)、北京高校赣籍博士联合会(简称“赣博联”)指导老师(2015年至今)。[7]
《晚清古文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
《古代文学基础》(清近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柳春蕊
1、《神、理、声、色——姚鼐诗歌体性论》(《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形容词的缺场与动作意谓——兼论当下诗歌语境的道说问题》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4年第3期)
3、《辞章而入义理——兼谈读书常识及诗教建设》(《诗词丛刊》2004年第2期)
4、《宋学、守望古文的壁垒——从〈与刘海峰先生〉看姚鼐的行谊和学术》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1卷,2004年)
5、《梅曾亮与桐城派古文在京师的传播》(《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1卷,2005年)
6、《陆机〈文赋〉“短韵”考辨》(《云梦学刊》2006年第1期)
7、《梅曾亮与嘉道时期岭西古文创作群体之兴起》(香港《新亚论丛》2007年卷)
8、《由“神明”到“规矩”:易堂九子的文法思想》(《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9、《〈诗品〉“汉都尉李陵诗”考辨》(《阴山学刊》2007年第3期)
10、《咸同时期湖南士人的古文与事功》(《南开学报》2007年第5期)
11、《曾国藩的士大夫之学与内在逻辑》(《齐鲁学刊》2007年第6期)
12、《莲池书院与吴汝纶古文圈子的形成》(《东方论坛》2008年第1期)
13、《梅曾亮京师古文领袖地位成因考》(《云梦学刊》2008年第1期)
14、《梅曾亮文学思想考辨》(《文学与文化》第8辑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年)
15、《晚清古文理论中的声音现象》(《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