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次氯酸盐包括次氯酸钠(漂白剂)和次氯酸钙(漂白粉)等,都是很强的氧化剂,可与很多有机化合物强烈放热反应,可能发生燃烧。
物质类别:无机酸
常温下状态:仅存在于水溶液中。水溶液在真空中可浓缩到密度1.282,即浓度40.1%。 加热到40℃时即分解,并发生爆炸。
颜色:无色到浅黄绿(显色有变化是因为反应Cl2+H2O=HCIO+HCl是可逆反应,在不同状态下平衡状态也不同,显黄绿色是因为溶有氯气)
气味: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
溶解性(与水的体积比):1:2
弱酸性
次氯酸是一种一元弱酸,25℃时的电离常数为3×10-8Ka。
强氧化性:次氯酸能氧化还原性物质(如Na2SO3、FeCl2、KI、C7H7O4N(石蕊)等),使有色布条、品红褪色,并能使石蕊溶液变为无色液体。如:
Na2SO3 + HClO = Na2SO4 + HCl(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弱酸制强酸)[2]
不稳定性
次氯酸很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的条件下,它按下式分解:2HClO 2HCl+O2↑。它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在水溶液中,次氯酸部分电离为次氯酸根ClO-(也称为次氯酸盐阴离子)和氢离子H+。含有次氯酸根的盐被称为次氯酸盐。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家用次氯酸盐消毒剂是次氯酸钠(NaClO),常用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就是次氯酸钙。 当纯净的氯气通入水中时,会形成次氯酸和氯化氢(HCl,盐酸):Cl2 + H2O HClO + HCl。次氯酸也是较弱的含氯酸,盐酸的pH和碱度均低于它。但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漂白作用,它的盐类可用做漂白剂和消毒剂,次氯酸盐中最重要的是钙盐,它是漂白粉(次氯酸钙和碱式氯化钙的混合物)的有效成分。漂白粉可由氯和消石灰反应而制得:
3Ca(OH)2 + 2Cl2 = Ca(ClO)2 + CaCl2·xCa(OH)2·yH2O + H2O
在放置漂白粉的地方具有氯的气味,就是因为有一氧化二氯放出。
次氯酸在溶液中发生3种形式的分解,它们彼此无关,称为平行反应,即:
1、2HClO 2HCl+O2↑
2、HClO+HCl H2O+Cl2↑
3、3HClO 2HCl+HClO3
在阳光直接作用下,按第一种形式分解;在有脱水物质(如CaCl2)存在时,按第二种形式分解;加热时特别容易按第三种形式分解。如将氯通入热碱溶液中产物是氯酸盐而不是次氯酸盐:3Cl2 + 6KOH = KClO3 + 5KCl + 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