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1]

成语“闻一知十”即出自于此。[1]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卫国人。他头脑灵活,讲究务实,他不像当时大多数读书人那样自视清高,他很早就经商做生意,成了鲁国有名的富商。子贡又利用自己的财富做资本,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在鲁围和卫国都当过大官。[3] 蔡志忠漫画

虽然子贡很有才能,孔子却总认为他不如颜回。颜回聪明好学,很有道德修养,从来不对别人乱发脾气,也从来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孔子最欣赏颜回的,是他能安于贫困,生活俭朴,身居狭窄的胡同,每天只要有一碗饭吃,一瓢水喝,他就非常知足了。可惜的是,颜回死得较早,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没有留下多少不朽的著作。可孔子就是喜欢他,说:“颜回真是个贤人啊。”[3]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两个人,哪一个强些?”[3]

子贡知道老师的心思,便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颜回能够闻一知十,而我顶多只能闻一知二罢了。”[3]

孔子听不出子贡的话外之音,还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对,你是不如他呀。”[3]

关于子贡与颜回究竟应如何评价,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子贡所说的“闻一知十”流传成为成语。[3]

听到一点知识,马上就能联想到十点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是一种善于学习、灵活思考的表现,这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有充分的联想和灵活的思考,这样会使人们进步得更快。[2]

成语运用

“闻一知十”原义是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语法结构属于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1]

运用示例

东汉·祢衡《颜子碑》:“知微知章,闻一知十。”[3]

宋代·魏泰《东轩笔录》:“上之明睿,可谓闻一知十矣。”[3]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又生个女儿名日小妹,其聪明绝世无双,真个闻一知二,问十答十。”[3]

清代·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后世决狱大师,有能神而明之,闻一知十也者,吾不得而尽知之也。”[3]

现代·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古人云闻一知二,与你说了左转,你便晓得右转,岂不是闻一知二么?”[3]

闻一知十—闻一知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闻一知十”的近义词有“闻一知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等。“闻一知二”是指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闻一知二”实际上也就是“闻一知十”的同义词,也可以说是其变式。两者可以互相通用。“触类旁通”即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3]

刚刚查询:闻一知十 冻融荒漠化 西北风 分子结构 extremely 决一死战 FOAF 农业生产 外交家 阿富汗尼 拥护者 塞北管理区 可通航 三色豆腐皮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孤军奋战 洛阳 概率论 炼钢厂 Improvement 采访记者 特醇酒 蓝色珊瑚礁:觉醒 喜结良缘 武昌起义 换衣服 乳饮料 文武兼备 市场信息 运输队 签章 大使馆 描绘出来 加的夫 主要问题 特大洪水 音译词 情景交融 汉中市 精心制作 火龙果红色素 信任度 勒勒车 分蘖节 浓眉大眼 一帆风顺 笔架山 校企通 势不可挡 Kedevadduwa 举世公认 大阪城 远远望去 一溜烟 同乡会 剑拔弩张 小心眼 Battelle 钴铬烤瓷牙 接近于 福星与福将 朔望月 扩展青霉 Schiller 古典派 男子组 五光十色 筱田美雨 竹枝词 供稿人 电泳现象 Electrical 酢浆草 由来已久 国务院令 上下文 济北经济开发区 亚历山德拉 国税局 男演员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消耗时间:0.006秒 内存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