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25 ℃下的无限稀释条件液相生成热和25 ℃下的无限稀释条件吉布斯自由能数据源于Aspen Plus V14物性数据库。 次氯酸钠电子式
(1)弱碱性
次氯酸钠为强碱氢氧化钠(NaOH)与弱酸次氯酸(HClO)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生成的强碱弱酸盐,因此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溶液呈若碱性),根据25 ℃次氯酸的解离常数(Ka = 2.9×10-8)[8] ,可计算同温下NaClO的水解平衡常数约为3.45×10-7。
NaClO + H2O → HClO + NaOH
Kh = Kw / Ka = 1.0×10-14 / 2.9×10-8 = 3.45×10-7
因此,次氯酸钠可以和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以稀盐酸、浓盐酸和碳酸(CO2水溶液)为例。
NaClO + HCl(稀) → NaCl + HClO
NaClO + 2HCl(浓) → NaCl + Cl2↑+ H2O
CO2 + H2O + 2NaClO → Na2CO3 + 2HClO
其中,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不能混用,简言之,NaClO与HCl会发生归中反应产生具有毒性的氯气(黄绿色),若不慎被人体吸入会对呼吸道和肺部产生伤害。
此外,织物经漂白水浸泡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漂白效果更好的原因,即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次氯酸HClO(强酸制弱酸)。
注:H2CO3的一级解离常数为4.5×10-7。
(2)不稳定性
次氯酸钠低温下(15~25 ℃)较为稳定[9] ,,遇光(尤其是紫外线)和热都会分解为氯化钠和氧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剧烈,尤其是70 ℃时会产生活性氧[10] ,引发爆炸性分解。
2NaClO → 2NaCl+O2↑
NaClO + O2 → NaCl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