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永嘉县
夏、商、周为瓯地。
春秋时期属越国,战国时入楚。
汉高祖时属闽越,惠帝三年(公元前192),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属东瓯国,国都在今永嘉县瓯北街道,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属会稽郡回浦县,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为章安县东瓯乡,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属会稽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改属临海郡永宁县。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永嘉郡,改属之。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恢复永嘉郡。 1933年印行的《永嘉县城区全图》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废永嘉郡置东嘉州,隶括州总管府,析永嘉县之楠溪、西溪两乡置永宁县。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重隶于括州,永宁并入永嘉县。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从括州析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治永嘉。
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置乐成县后,永嘉县辖境历五代、宋、元、明、清不变。[10]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王钱俶纳土降宋之后,永嘉县楠溪中游水陆交通中心设立楠溪管界巡检司和枫林监当镇。皇祐(1049—1054)间,楠溪北部双庙前有里溪(今鲤溪)都巡检。熙宁(1068—1077)间,在东瓯国都城驿亭附近设立后江税务司。叶适《登北务后江亭赠郭希吕》诗:“何必随逐栏头奴,日招税钱三百万。前灵运,后延年,桑麻旧国常宛然。”宋政和四年(1114),县境西界瓯江边设立白沙镇(巡检司)。南宋建炎间,温州设立十三寨驻兵,瓯江沿线有梅岙寨,楠溪中游枫林镇有管界寨。
历宋元明清,永嘉县境未变。清雍正十三年(1735),永嘉县丞署移驻枫林镇。同治六年(1867),温州府同知守备衙门移驻枫林镇。[50]
民国37年(1948),温溪、石染、西岙3乡划给青田县。
1949年5月,永嘉县全境解放。以瓯江为界南置温州市,北置双溪县,县治岩头镇。9月21日,双溪县复称永嘉县,移治枫林镇,翌年6月迁治罗浮区龙桥村,12月21日迁治九山(今属温州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