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从事各项农业生产活动。春秋时期属吴国。 江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地属秦国的广陵县。
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建江都县。
三国时废,西晋复建,东晋初并入舆县,穆帝时复设。此后,县域历经多次演变。[5]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后,日军侵占江都县大部分地区,江都县国民政府流徙农村。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江都县国民政府崩溃。[1] [5]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共产党在江都县东境建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江都县分为江都、邗东两县。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4月,江、邗两县合并,称江都县。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江都县分为江都、樊川两县。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江、樊两县合并,仍称江都县。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江都县再次分为江都、邗东两县。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江、邗两县合并,称江都县。[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出扬州城区和郊区建扬州市。1956年3月,江都县析出西境,建邗江县。1994年7月,撤江都县,建江都市。2011年11月,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1] [5]
截至2022年10月,江都区下辖13个镇:仙女镇、小纪镇、武坚镇、樊川镇、真武镇、宜陵镇、丁沟镇、郭村镇、邵伯镇、丁伙镇、大桥镇、吴桥镇、浦头镇。[32] 仙女镇龙川北路1号是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江都区
江都区位于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西傍扬州市广陵区和邗江区,东与姜堰区、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接壤,北与高邮市、兴化市毗连。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17′51″至32°48′00″,东经119°27′03″至119°54′23″之间。辖区南北最长处55.75千米,东西最宽处42.76千米,总面积1332.54平方千米。[1] [2]
江都区
江都区境内地势平坦,地面真高1.6—9.9米,倾斜坡度小于6度。[1]
2020年,江都区年平均气温16℃,较常年偏高0.3℃,较2019年同期偏低0.1℃,从各月平均气温来看,2020年有7个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4个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个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持平。其中1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9℃,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1℃,3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5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8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1℃,4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1℃,7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8℃,10、1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7℃。年极端最高气温37.4℃,极端最低气温-8.5℃。2020年≥35℃的高温日数14天,比常年多3天,其中8月13—19日出现连续7天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