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社区
社区打造示范点的特色项目是:开展“走访送温暖”活动,帮扶困难群众,服务滕空户。示范内容是:在支部党员干部队伍中深入开展“走访送温暖”主题活动,通过服务滕空户、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众进行帮扶,进一步强化社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人口是3454人,面积是0.7平方公里。有39名党员,其中有 11名男党员,有 28 名女党员;流动党员有 3名;党员平均年龄是60 岁。自成立以来,党组织曾获得的荣誉:兴宁区文明社区、兴宁区文明单位 、兴宁区和谐邻里社区 、兴宁区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
2011年9月,原兴宁社区和原新华社区合并组成现在的兴宁社区。社区北起百货大楼,南至中山路口,东靠万达商业广场,西辖当阳街,该社区少数民族1125人,统战代表人士19人,辖区内的金狮巷古民居群在区内外享有盛誉,另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颖超纪念馆、南宁市商业步行街、南宁市百货大楼、南宁市伊斯兰教协会等38家成员单位,是一个集商贸、办公、居住于一体的混合型社区,具有驻街单位多,商业网点多,人口稠密,民风朴实,文化气息浓厚等特点,是朝阳商圈的中心区域。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社区建设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硬件建设上档次,软件建设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在帮扶单位和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社区工作力度,理顺社区各种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以增强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作社区以创建自治区文明社区为目标,以“服务居民、共创和谐”为宗旨,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强化内部管理,夯实工作基础,拓宽服务领域,加强环境治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截止2010年底,兴宁社区已实现通水 、通电 、通路 ,无路灯。全社区有 0户通自来水,有 15 户饮用井水,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100 %)。有 1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5户;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15户。
该社区到金塘乡道路为通路;进社区道路为土路面;社区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3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13 公里,全社区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1 辆,摩托车6辆。
全社区建有沼气池农户11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4户;建有小水窖 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 0 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62亩,有效灌溉率为 90 %,其中有高稳高产农田地面积 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 亩。
该社区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 0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5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兴宁社区坚持每月一次社区工作者政治、业务学习。成立了社区志愿者队伍,有义务巡逻队、义务护绿队、义务宣传队等,社区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率超过85%。 社区有文化团体,下辖3支社区文体骨干队伍,包括腰鼓队、兴趣爱好小组、高跷狮子队等,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凝聚社区民心,引导社区群众追求高尚道德和文明行为社区本着“管理并举,重在服务”的原则,社区积极拓展服务功能,现有55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服务站,开设便民利民的自行车维修、家政服务、家电修理、美发、补鞋等为民服务摊点10个。全年开展志愿者大型活动4次,如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党员为民服务活动、助残日为民服务活动等等。特别重视对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特困户和确有困难的统战对象的服务,经常走访他们,尽一切所能为其解决实际困难.每逢重大节日,社区对优抚、特困对象或高龄老人进行上门慰问,全年慰问活动已达2次以上,慰问人数100多人。我们还积极发动全社区居民奉献爱心,互帮互助,在社区内进行结对帮困,帮抚率达100%,通过一系列的优抚帮困活动,让每一位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将服务型社区贯穿于其他各项工作中,使社区居民有口皆碑,充分体现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社区水平,真正实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