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历史悠久。距今八千年至四千年之间,淄博地区出现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夏商时期,出现了爽鸠氏、季荝氏、逄伯陵氏、蒲姑氏等古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淄博地区属齐国;秦以后两千多年,淄博地区属郡、属国、属州、属路、属府、属道,历代更迭,没有形成统一的地方行政建置,仅有隶属于不同郡、国、州、路、府、道的县,其中较完整的有临淄、淄川、桓台和博山。[5][6] 共77张 淄博市张店区
临淄
东临淄河,原为周代齐国国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县,为齐郡郡治。[17]
张店
又称黄桑店,原为东周燕将乐毅封地昌国,秦始皇二十六年置昌国县,隶齐郡。
高青
为原高苑县、青城县合称,秦时置狄县,隶临淄郡。
淄川
以淄水(淄河)为名,始称般阳县,西汉初年置县(一说秦置),隶济南郡。[18]
桓台
因齐桓公戏马台得名,始称新城县,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置县,隶济南路总管府。[19]
博山
古称颜神,因齐地孝妇颜文姜得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博山县,隶青州府。[20]
沂源
为沂河之源,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置县,隶鲁中行政区。[21]
周村
为百年商埠,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置市,隶渤海行政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