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角草,苋科盐角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0-35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枝肉质,苍绿色。叶不发育,鳞片状,长约1.5毫米,顶端锐尖,基部连合成鞘状,边缘膜质。[10] 共2张 盐角草
花序穗状,长1-5厘米,有短柄;花腋生,每1苞片内有3朵花,集成1簇,陷入花序轴内,中间的花较大,位于上部,两侧的花较小,位于下部;花被肉质,倒圆锥状,上部扁平成菱形;雄蕊伸出于花被之外;花药长圆形;子房卵形;柱头2,钻状,有乳头状小突起。果皮膜质;种子矩圆状卵形,种皮革质,有钩状刺毛,直径约1.5毫米。花果期6-7月。[2]
盐角草摄收后所蓄积的盐分主要集中在主茎的中上部,并且主要集聚在茎节间皮层的大薄壁细胞中;茎节部则有高浓度氯离子存在;在茎横截面上的薄壁组织中表现出由外层至内层逐渐积累的现象;由于茎部维管束在节部的不连续性,盐分在节部有显著的积累,相反,茎基部和根部盐份很少积累;除茎部体表有少量盐晶泌出外,绝大多数积存于体内,地上部干重中灰分占30-50%,属超积累型盐生植物。[3]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山东和江苏北部。朝鲜、日本,苏联、印度、东亚、欧洲、非洲和北美也有。生长在盐碱地、盐湖旁及海水可以淹及的滨海泥沙滩。[2][7]
盐角草耐盐,耐旱亦耐水湿。[7] 盐角草在3%和5%氯化钠盐水灌溉区生长最快,并可以在3倍于海水盐分浓度的环境生长,是地球截止到2004报道的最耐盐的植物种之一,其耐盐渍能力显著强于苜蓿。[3]
盐角草的繁殖方式为扦插和播种繁殖。[7] 共3张 盐角草
采集种子: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在10月采集胞果,时间不能过晚,如果过晚采集,种子容易脱落。种子采集后,晒干贮藏。可以在当年播种,也可以在翌年春天播种。
选地播种:在沿海滩涂选择适宜的土地,经整地后播入野生盐角草优良种子,如果有果皮包被,种子播种量为10克/平方米左右;如果去掉果皮,播种量为5克/平方米左右。由于种子细小,为防止撒种过多,可掺入细沙。[4]
播种10天左右种子开始萌发,20天左右幼苗基本出齐。由于沿海滩涂土壤比较湿润,基本不用浇水,地势高的地方,可以适当用海水浇灌。待幼苗长至15厘米左右,开始间苗,间除的嫩苗作为新鲜蔬菜和深加工蔬菜原料。苗期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肥料1-2次,使幼苗茁壮生长。开花后,可适当施磷钾肥,促使开花结果,提高结实率。 盐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