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物价就是要抑制住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维持币值的稳定,因此又常把这一目标称之为“稳定币值”
“稳定物价”的当务之急,在于是否能持续地、稳健地推进相关行业的体制改革。国家应当从宏观上把握,从价格形成机制入手,优化市场竞争主体,杜绝和防范部门垄断利益要挟市场价格,逐步形成竞争性的市场价格。
菲利普斯曲线属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派的范畴,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的“滞胀”(低增长率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经济放缓也不见通货膨胀的降低)就已经向它发出了挑战。
其实,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并不一定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描叙的那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中国经济这么多年的高增长和低通胀(物价非常稳定)并存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前不久逝世的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弥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主义学说就指出了一种维持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政策行为——保持货币发行量的低水平的稳定增长,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联储在格林斯潘的领导下,连续进行了20此左右的加息政策,造就了美国经济近15年的持续繁荣(同时国内物价稳定)的大环境。
首先,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鉴于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首先,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其次,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其次,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动力非常强劲,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