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2年,日本气象厅(JMA)以及各个地震研究单位、大学和都道府县政府共建有由7480个震度观测点,1430个地震台站形成的高密度地震观测网,这样可以迅速报出地震发生的时空强。地震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体波,速度快危害小的P波以及速度慢危害大的S波,日本的紧急地震速报就是利用了P波和S波的时间差,以及地震波和电磁波的速度差对地震进行快速预警[2] 。

311地震紧急地震速报强震区预警时间

1972年,时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伯野元彦等人提出使用海底地震计收集地震波,在摇晃到来前对大都市提供地震即将到来情报,称之为“10秒前大地震警报系统”,但当时由于相关技术受限,这套系统并未实现。

日本紧急地震速报系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89年,日本铁道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地振动早期检知警报系统(Urgent Earthquake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简称UrEDAS),原先这套系统是为快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提供地震信息,以进行紧急制动防止列车出轨[3] 。

之后,随着地震仪数字化、通信技术和存储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日本政府以在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阪神大地震(阪神-淡路大震灾)为良好契机,开始不遗余力地布设高感度地震观测网(HI-net)[4] 。作为直下型大型地震防范对策中的重要一环,地震预警系统也随着高感度地震观测网的布设而被提上了议程。

2003年4月,由日本文部科学省、气象厅和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合作,以实用化的实时地震信息播报系统为目的的高度即时的地震情报传达实用化计划开始[5] 。2004年2月,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实时地震情报系统与气象厅和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短临地震情报系统合并,改编为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并从2004年2月25日以九州东岸到关东一带的地区为对象开始系统试运行。2005年6月8日,试运行区域对应为日本全境。

2007年10月1日,紧急地震速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警报分为“紧急地震速报(予报)”和“紧急地震速报(警报)”两种,其特征和区别请见下表。两种警报是由同一套系统生成。[1]

刚刚查询:紧急地震速报 饱和状态 新民主 风流鸳鸯剑 左右摇摆 加德满都 二十八宿 科幻画 四书五经 Contemporary 风景画 不甘落后 深紫色 开天窗 Poclain 艾尔顿 柏克莱 标准间 耳熟能详 新派豉香排 高压脊 易燃易爆 FLEXIM 阿斯顿 亲自参加 考茨基 小农场 大黄鱼 朱庇特族 梅兰芳 赵襄子闻胜而忧 中间物 监测器 应运而生 狼之口 四点半乐队 天桂岩 特级上将 身材矮小 包头市体育中心 肚痛帖 李先念 示范带 什锦豆腐卷 各向同性 Byakuro 运动队 中级汉语分类阅读 航海史 发泡剂 小夫妻 约翰内斯堡 社会效益 Apologize GLOSSARY 运功疗伤 圆锥曲线 火炬北极贝 在密西西比河长大成人 handoff 富家子弟 下颌骨 阻抗匹配 Greeting 鳞壳螺 挥发性 尼泊尔咸鱼 Brinkley 罗斯托克 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 拉里·南斯 出类拔萃 个体所有 小儿七星茶 支座负筋 理藩院 钢铁雄心2之末日战役 情趣阁 谢尔·埃斯普马克 华联银行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消耗时间:0.035秒 内存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