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齐家文化石斧图是出自甘肃的齐家文化石斧,该石斧色泽漆黑,用黄金在石斧上划时,会出现一条黄色的划痕。 图1:齐家文化石斧图
试金石是指一种可用来鉴别黄金的石块,矿物学名称为碧玄岩[1] 。用作试金石的石块大都是致密坚硬的黑色硅质岩,如硅质板岩、燧石岩等。燧石岩由蛋白质、玉髓和微晶质石英组成,致密坚硬,贝壳断口炭色或黑色,常呈层状、条带状、凸镜状或结核状产出,燧石条带或结核常产于碳酸盐岩层中。新疆的古宗金铜遗址附近的暗色硅质岩卵石,戈壁滩上俗称“沙漠漆”的风成带棱石的暗色硅质岩和南京的黑色雨花石等,经过磨制都可加工成为很好的试金石。
古代对黄金的真伪和成色的鉴定是靠在试金石上刻划来鉴别的。用试金石鉴别黄金成色的方法,在传统黄金鉴别方法中,由于有一系列的对金牌可以作对照,比起简单的掂重、听声、指甲刻画、看断口的方法,更加严谨、可靠。因此,即使是在现代,它仍然是一些银行和金店专业鉴定人员的主要鉴定方法之一。但是在后来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与电子探针法、X射线荧光法等精确方法相比,非常依靠鉴别者眼力的试金石法,在精确度等方面已显现劣势,开始逐步退出这片舞台了。 试金石
黄金在试金石上刻划留下的黄金粉末的颜色,矿物学上称为条痕,而以矿物末(条痕)的颜色来区别矿物,也是现代矿物学中常用的方法。黄金质软,很容易刻划出条痕。试金石颜色愈深,磨得愈光滑、平整,刻划出来的条痕愈清楚。它通常由黑色燧石或硅质板岩制作,硬度约为6.5,质地细腻。用试金石鉴别黄金成色的原理就是根据条痕的反射率和色泽的判别来判断,故有“平看色,斜看光”的口诀,是一种比色法。将黄金试样在试金石上划出条痕,然后将一系列标准成色的对金牌也在同一试金石上划出条痕,以平看颜色主体为主、斜看浮光为辅的看色法目视比较,直至对金牌的条痕和试样条痕一致,此时对金牌成色即为试样成色。这种比色操作,必须由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傅来进行,而且由于清色金、小混金、大混金的色泽有异,还需要分别选用清色金、小混金、大混金对金牌。选择了正确系列的对金牌,还要从12到24K共20多块对金牌中逐一比对。对操作者专业素质要求高、对金牌的系列和数量有限是这种方法的缺憾,毕竟金饰的成分随科技进步日趋复杂,占有大比例人为因素的试金石检测方法已经无法凭借有限数目的对金牌来应对高精度、高迷惑性的鉴别问题了。
磨洗时最好用净水,磨后用清水冲净,敷油前后都要保持石面清洁。拿石要拿两端,手指不要接触石面,注意不要沾染灰尘和污湿潮气(尤其是口中气手中汗),否则不易着色。所用之油也要洁净,蓖麻籽要去掉外壳,用绸布将麻籽仁包好并挤碎,使油从布纹缝隙中浸出。油包不用时应放置在有盖的瓶、盒内,防止沾染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