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圣诞节,年仅22岁的戴维已经显示了对自然科学的热爱。1862年加入了遣使会,不久之后派遣了到北京,他开始为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收集材料,主要收藏动物学的资料,在植物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收藏也很丰富。后来应法国政府请求,他收集到的重要标本被送到巴黎,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兴趣。 共20张 阿尔芒·戴维德
巴黎植物园委任他再出来到中国进一步收集标本,他成功收集了许多当时学界还未发现的动物和植物标本。他的全面收藏对系统动物学的发展,特别是为动物地理学的推进所做出了贡献,获得了科学界的普遍认同。1888年4月在巴黎举行的天主教国际科学大会的致辞里,阿尔芒·戴维德总结了他的研究工作。他在中国发现了200 多个种类的动物,其中有63个种类当时还不为动物学家所知,并且发现了807 种鸟,其中有65种在以前未被描述过。他收藏了大量爬行动物、无尾两栖动物和鱼类标本,并把它们送给物种学家进行进一步研究。
阿尔芒·戴维德与大熊猫插画
他大量地收集飞蛾和昆虫标本,其中大多数物种在当时都不为人所知。同时阿尔芒·戴维德对植物学也有贡献,他收集的杜鹃花之中有不少于五十二个新种类,收集的报春花之中约有四十种是学界未知的(当时中国西部山区蕴藏了数目可观的未知植物),这些标本大都送给了巴黎植物园的博物馆。 阿尔芒·戴维德
戴维德神父最大发现是大熊猫和“大卫神父鹿”——即麋鹿。后者很早便从野生环境中消失了,只有少量被保存在御用的围场里,但大卫神父成功的保护了这一物种,并且把活的麋鹿带回了欧洲。 阿尔芒·戴维德
作为博物学家的工作过程中,他并没有忽略自己身为传教士的工作,他在收集动植物标本的同时也以尽力收集有关宗教纪律和献身精神的事迹,希望这些能被世人所了解。[2] 老年阿尔芒·戴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