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崖水库[1] 位于淮河流域沂河水系祊河支流温凉河上,建于1958—1959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水产养殖为主的大(2)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80平方千米,总库容2.929亿立方米,调洪库容1.598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67亿立方米,死库容0.0661亿立方米。 许家崖水库
水库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洞、水电站等工程组成[1] 。坝轴线处于官山与鳖子山之间,呈东南一西北走向,流域地层基底为下寒武系薄层灰岩,河床覆盖层为砾质粗砂,厚2~4米,土壤以棕壤类为主。大坝位于温凉河上游费县城西南13千米的大湾与东安田两村之间。大坝为黏土心墙砂壳坝长1200米,底宽211米,顶宽8.5米,最大坝高31.6米。水库工程设防地震烈度Ⅶ度,设计洪水位148.39米,校核洪水位151.22米,正常蓄水位147.00米,死水位131.00米。
库区两岸为山区,河道蜿蜒曲折,流域形状狭长,南高北低,干流河道长度54千米,干流比降0.00157m/m。
一、工程基本情况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部分组成:
1、大坝。坝型为宽心墙沙壳坝,大坝全长1200米,坝顶高程(黄海)151.6米,防浪墙顶高程152.8米,最大坝高31.6米,坝顶宽8.5米(包括防浪墙宽0.5米)
2、溢洪道(闸)。大坝右岸建有6孔10×9.5米弧型钢闸门,闸底高程138米,闸室长19米,百年一遇洪水泄量3120立方米每秒,万年一遇洪水泄量4474 立方米每秒。
3、输水洞。东放水洞位于大坝0+900米处,为坝下廊道式衬管,管内径Ø1.5米,进口底高程127.2米,出口底高程125.64米,洞身全长156.2米,闸门为1.5×1.5米平板钢闸门,最大放水流量19.6立方米每秒,除险加固时进行封堵,由于封堵不严,漏水严重。
西放水洞为电站发电隧洞。位于大坝0+000m处,隧洞内径Ø3.0m。进口高程127.0m,洞长157.73m。
二、水库控制运用的主要指标:
防洪标准:设计洪水标准为百年一遇,对应高程148.39米。校核洪水标准为万年一遇,对应高程151.22米。
1、允许最高水位149.90米(临政汛旱[2001]14号),相应库容24782万立方米,闸门全开泄量3820立方米每秒。
2、警戒水位148.39米(临政汛旱[2001]14号),相应库容20640万立方米,闸门全开泄量3120立方米每秒。
3、汛中限制水位145.00米,相应库容13289万立方米,闸门全开泄量1722立方米每秒。
4、允许超蓄水位146.50米(8月15日后),相应库容16277万立方米,闸门全开泄量2111立方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