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标:钌含量:37%;经煅烧还原后钌粉纯度>99.9%
溶 解 性:水、醇溶解性试验:无肉眼可见不溶物。
稳 定 性:空气中会潮解。
性 状:为水溶性褐黑色结晶,溶于水、醇类,遇强热或在热水中易分解。
CAS:10049-08-8[1]
分子式:RuCl3
分子质量:207.43
中文名称:三氯化钌
英文名称:Ruthenium(III) chloride
英文别名:Ruthenium trichloride; ruthenium(3+) trichloride; ruthenium(2+) dichloride[2]
性质:有α型及β型两种变体及水溶性RuCl3。α型: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和乙醇。β型:棕色固体,相对密度3.11,高于500℃分解。由3:1的氯气和一氧化碳混合物在330℃时与海绵钌作用制得。β型在氯气中加热至700℃转变为α型,α型向β型转变的温度为450℃。水合三氯化钌RuCl3·xH2O为棕红色晶体。溶于水、酸、碱,空气中加热至200℃分解。其水溶液红色。由四氧化钌的盐酸溶液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蒸发而得。与许多试剂反应生成多种络合物,也是制备许多钌络合物的起始物,还是许多有机物的聚合、异构化、加氢等反应的催化剂。[3] α氯化钌结构
1.α-RuCl3的制备:(1)在硼硅酸耐热玻璃反应管中,往0.25~3g金属钌粉上通入氯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Cl2∶CO=3∶1,体积比),在600℃下加热12h,产物用乙醇洗涤以除去约0.2%的Ru2OCl6,接着在氯气流中于600℃下加热3h。(2)先合成β-RuCl2,然后在氯气或氩气流中加热(氩气中450℃下加热8h,氯气中650℃下2h)。(3)在硼硅酸耐热玻璃反应管中,放入2g合成的β-RuCl3,并在氯气流中于650℃下加热。在此温度下,痕量的Ru2OCl6(紫色)将升华。以后在730℃下α-RuCl3升华,在与Ru2OCl6分离后析出结晶。[5]
2.β-RuCl3的制备:在硼硅酸耐热玻璃反应管中,放入海绵状金属钌0.5g,通入氯气与一氧化碳混合气体(Cl2∶CO=3∶1)(体积比),同时在330~340℃时加热4~6h。将生成物轻轻压碎,再在混合气体中于330~340℃下加热6~8h,然后冷却。在加热至反应温度或在冷却时,宜在氯气流中进行。本法制得的产物中,测不出未反应的钌,但其中α-RuCl3的含量约为1%~2%(根据测定其磁化率的推算值)。[5]
1.多相催化或均相催化。
2.电镀、电解阳极。
3.电子工业等重要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