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今乌兰巴托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博格达山附近挖掘出人类猎杀的动物骨骼遗留。土拉河沿岸还挖掘出匈奴时代的墓葬。
乌兰巴托始建于清朝崇德四年(1639年),原为蒙古喀尔喀部最大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驻锡地,时称“敖尔告”(Өргөө,宫殿、宫邸之意),但当时的敖尔告是移动场所,位置并不固定,在草原上游牧。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皇帝降旨哲布尊丹巴在北京到恰克图商路上的驻地设立城防,取名库伦,意为栅栏围起来的草场。在清代中期后库伦属于乌里雅苏台库伦办事大臣辖区,为土谢图汗部中旗驻地。库伦逐渐成为漠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商业宗教中心,在东西部还有东库伦和西库伦为卫星城。1906年改称大库伦(Их Хүрээ),是喀尔喀喇嘛教的中心和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沙皇俄国等国还在此设立了领事馆和侨民区域。 1913年的库伦和甘登寺
1911年末,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宣布博克多汗国(外蒙古)独立,自立为皇帝,又改称“京都库伦”(Нийслэл Хүрээ),这时的库伦人口已经达到6万人左右。
1921年蒙古革命成功后,蒙古人民党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府,定库伦为首都。
1924年,苏联和人民党推翻了蒙古王公和活佛的统治,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第一届大人民呼拉尔决定将“库伦”改名为“乌兰巴托”(Улаанбаатархот,意为“红色英雄城”,当时译为“赤勇城”),并以其为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部分老的蒙古包区在苏联的资助下被替换苏联样式的街区,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城市规划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1956年修通蒙古纵贯铁路联通北京和莫斯科。 上世纪70年代的乌兰巴托
1992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改称蒙古国,宪法规定乌兰巴托为蒙古国首都,沿用“乌兰巴托”,其他地区人口大量涌入乌兰巴托。2009年到2010年,乌兰巴托平均房价涨了45%。当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约190美元,但普通新房售价约每平方米1000美元,地段好的甚至高达3000至5000美元。现与中国呼和浩特、台北、天津和俄罗斯莫斯科、乌兰乌德和韩国首尔等城市有友好城市关系。[1]
乌兰巴托市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脉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地处北纬48度23分32秒,东经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乌兰巴托市距中国边境718公里,距俄罗斯边境542公里。乌兰巴托市宽广整齐、风景秀丽。 乌兰巴托市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