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3日,非营利性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的《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7%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8%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发现有九种孩子常吃的食物中含添加剂多,如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激凌、饼干等。长期大量摄入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会对儿童的成长造成潜在危害。[1]

《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把中国现有的零食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2013年1月23日,非营利性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的一项《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称有九种孩子常吃的食物(包括零食)添加剂含量多,其中大部分属于“三级食品”,应限制孩子食用次数,一周不超过一次。

是可经常食用的零食,这些零食普遍是低脂、低盐、低糖的,属于健康零食,每天都可以吃,只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即可。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豆浆、纯鲜牛奶、纯酸奶、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的红薯、土豆、不加糖的鲜榨蔬果汁以及各类水果。

是适当食用的零食,这类零食含有中等量的脂肪、盐或糖类,建议每周可吃1-2次。如:黑巧克力、酱鸭翅、肉脯、卤蛋、蛋糕、卤豆干、海苔片、葡萄干、奶酪、奶片、盐焗腰果、番薯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等。

是限制食用的零食,含有较高的糖、盐或脂肪,而且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或不健康成分,每周进食不能超过一次。如:炸鸡块、膨化食品(薯片、虾条等)、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可乐、雪糕、棉花糖、奶糖、蜜饯。[1]

3-17岁的儿童青少年,过多进食高糖、高油脂、高热量的零食,容易引发营养过剩,导致肥胖;而过多食用零食,也会使其没胃口吃正餐,引起营养不良;长期大量摄入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会对儿童健康成长造成潜在危害。

食品添加剂可能增加过敏、哮喘、多动症的症状。[1]

添加剂最多的九种零食

方便面: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吃冰激凌的小朋友

火腿肠: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蜜饯: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

果冻: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冰激凌: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些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奶茶: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薯片: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鲜味剂)等,这两种都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由于薯片添加 的膨松剂、增味剂掩盖了油和盐的味道,因此即使在不知不觉中吃下一整包薯片也不会觉得油腻,但摄入油分过多容易导致肥胖症等。[2]

相关查询: 非营利性 添加剂 方便面 火腿肠 乳饮料 冰激凌
最新查询:社会抑制 花青素 天桥百货商场 自贡市 吴达元 麦克风 物理现象 北伐战争 悄无声息 白小鹏 漯河市 干旱区 NARRATOR 砷化物 拔丝木耳 四川盆地 系风捕景 皇马棋社 季风区 单晶体 差额考察 肉酱包菜 莱芜市 矛盾论 结构图 伊能静 集体利益 东海县 冯世纶 东屯乡 东来顺涮羊肉 周璧华 美人蹄 宜春市 王府池子 造纸厂 北极光俄语词霸 海英菜虾肉汤 分水线 常备军 萨迦派 茗香醉月 跌当端 彼得·麦维亚 钟罩形 蒲安臣 奥氏体 政府首脑 乙酸乙酯 规划局 呼吸科手册 江南冻糟鱼 内黄县 时间表 进项税额 奇花异草 追本溯源 当归浸凤爪 凉山猎犬 乐施会 车臣汗部 劳动局 科学探险手记:极地动物 梁邦彦 平地而起 布姓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大乘唯识论 六十年 consumer 临澧县 取而代之 搬救兵 坂本九 信息费 母公司 托盘脚墩 垄断组织 宿迁市 三级零食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15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