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亚当·斯密关于教育投资收益性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之上,强调知识技能作为生产要素的产权归属问题[1] 。
投资激励效应明确人力资本产权归属后,个人和家庭将更积极进行教育投入,这种制度安排可显著提升社会整体人力资本存量[1]。
效能转化机制所有权归属的明晰使受教育者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产生内在驱动力,据2005年研究成果显示,这种机制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奋发努力,提高教育投资效果[1]。
该理论由卢荣善在2005年系统阐述,其创新性在于将产权理论引入人力资本研究领域,强调人力资本个人所有权对促进教育投资和积累的重要性。研究论文《理论与实践中的人力资本个人所有权》发表于中国人民大学核心期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5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