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文艺复兴时代将人类价值和感性用艺术来表现,门迪尼的贡献是将商业性和功能性蒙蔽的价值和感性设计,让它们找到它们应有的中心地位。正与世界级企业卡地亚、爱马仕、施华洛世奇等合作。
1931年,门迪尼生于意大利北部工业重镇米兰。五六十年代,门迪尼开始学习建筑设计并涉足该领域。
70年代初在“反设计”运动中崭露头角。七八十年代,借助于三本重要设计杂志和几家国际知名企业,门迪尼广泛传播了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并成功激活了死气沉沉的意大利设计领域。与此同时,门迪尼也树立起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国际设计界明星式人物。20世纪90年代至今,门迪尼又将主要精力转回到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领域。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常常注重哲学思考,门迪尼也不例外,他的设计哲学思想往往围绕几个关键词汇展开。
“软”设计体现了门迪尼设计哲学思想的核心。门迪尼称那些过了时的、刻板的“硬”设计总是通过诸如石头、沙、水泥、钢筋、玻璃等材料和电子技术,强调对功能、规范、品质等方面的重视。在门迪尼看来,现代主义更需要贴近人本性,倡导“软”设计的最佳材料是像毯子、垫子和织锦之类的“纺织品”。因为这种材料最适宜与人体接触,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门迪尼想用这些纺织材料做公路、桥梁,做建筑立面和室内装饰……
“变换”是门迪尼设计手法的关键词汇,他常常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方案的多种可能性,设计工作一开始,他便沉浸在未知世界的无尽遐想中,而对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不加理会。
“装饰”是门迪尼设计过程的又一重要词汇。门迪尼认为,装饰是一个自由自在的词汇,不断变化的“装饰”的核心精神。因此,门迪尼将“装饰”作为自己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加以使用,而由鲜艳抽象的色块、马赛克组成的复杂视觉效果变成门迪尼常用的装饰手法。门迪尼认为,装饰不仅不会污染周边环境,反而能改善枯燥的生活环境,并迅速获得设计方案的多样变换,是实现他求变设计理念的最佳工具。
意大利后现代主义设计先锋
亚历山德罗门迪尼是一位卓越的设计理论家,也是20世纪末意大利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1931年出生于米兰,1980-1985年间,他曾担任意大利著名的建筑设计杂志《domus》的主编,这使他能够获得大量的设计资讯,并设计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普鲁斯特椅子、格罗宁根博物馆等代表作,将现代的设计的版图变更。此外,门迪尼曾在艾烈希公司担任设计部和公关部设计顾问。这位设计理论家认为“要革新就不可以顾及对过去的尊重”,这种“再设计”理论把理性主义设计当作发挥个性风格的障碍抛到了九霄云外。门迪尼曾获得过“金圆规”奖,纽约建筑联盟的荣誉勋章,和法国“艺术文学骑士”称号。作为建筑家门迪尼设计了几个建筑物。艾烈希总部、广岛纪念塔、格罗宁根博物馆、阿洛萨博彩、维罗纳比布鲁斯酒店、那不勒斯地铁站、汉诺威客车站台。特别是格罗宁根博物馆被列入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建筑。作为著名的设计大师2010年设计了拉梦 安目乐多(RAMUN amuleto)台灯,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将LED的优点极大化,设计成圆形台灯,提高灯光的均匀度。使用透明材质,展现出台灯的机械结构,此产品看不到电线外露,将台灯的美丽极大化.体现难以言表的设计。在世界最大的德国慕尼黑现代美术馆以珍藏品永久展示。在狭小的空间里,将多种颜色融入到一起,体现了人的感性。目前,他和他的兄弟弗朗西斯科一起在米兰开设了一个门迪尼工作室,在这里他完成了许多建筑和设计作品,依然在意大利进行旺盛的设计创新活动。 共6张 拉梦 安目乐多 RAMUN amule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