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体系分为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方向课程: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经济学[1][3][4]
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法学概论、政治学原理、社会学导论[1]
方向课程: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科技事业管理、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非营利组织营销与管理[1][3][4]
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2] [3]
毕业生可在城市管理、社保、养老、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等公共事业组织、公共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综合管理和业务管理工作。截至2024年,就业率在72%至84%之间,就业领域涵盖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单位及咨询公司。[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