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规范汉语词汇,"原线圈"特指电磁感应装置中的初始导电组件:
在变压器构造中,指通过外部电源输入电流的绕组线圈[1]
在感应圈结构中,由线径较粗、匝数较少的导线绕制而成,区别于线径细且匝数多的副线圈
作为电路系统的初级单元,其工作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可诱发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流[2]
根据2025年汉程网感应圈词条记载:
物理构造采用铁芯缠绕技术,导线截面积通常大于副线圈
连接低压电源时,通过断续器形成脉动电流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产生自感效应,引发副线圈的互感现象
输出端可形成数万伏高电压,该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气体放电装置
作为专业术语具有以下语言学特征:
采用"原"字作为词头,体现其在电磁装置中的初始地位
英文译名"primary coil"通过爱词霸词典权威认证,发音标注为英[ˈpraiməri kɔil]/美[ˈpraɪˌmɛri kɔɪl][2]
在电工学领域被归类为专业电路组件名词[2]
典型用法如"电流通过原线圈时会在副线圈中感应出电流",该例句被收录于主流词典[2]
与相关术语构成完整体系:
副线圈:对应原线圈的低压输入端线圈组件[2]
感应圈:由原线圈、副线圈及铁芯共同组成的完整电磁装置
变压器:应用原线圈-副线圈原理进行电压转换的电力设备[1]
作为基础电工学概念:
在电力传输系统中实现电压变换功能[1]
实验室常用感应圈装置的核心组件
电子设备电源模块的标准构成单元[2]
根据2025年沪江网词汇档案:
最早收录于20世纪70年代《电工学名词术语》国家标准
"原"字取义"初始、本源",强调其在电磁能量传递中的起点地位
经教育部审定成为高校工科教材规范用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