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护工作通常在部队指挥员统一领导下,纳入参谋部防护计划,由卫勤机构在防化部门协同下组织实施。核、化学、新概念武器损伤的卫生防护重点是组织伤员救治;生物武器的卫生防护重点是预防发病。具体内容:①进行卫生防护知识教育。通过教育使军队成员了解核、化学、生物、新概念武器杀伤特点,掌握个人防护知识,正确使用防护器材进行防护,学会对核、化学、生物等武器损伤的自救互救技术,以及局部洗消和消除沾染的方法。②进行药物预防。一些国家军队装备有对核、化学、生物等武器损伤预防和急救的药物。如俄罗斯军队的个人“三防”急救盒,装有神经性毒剂解毒片、一号放射线药胱胺和二号辐射防护药碘化钾等;美军的个人化学毒剂防护盒,内装吸附纱布和油膏,可减轻芥子气、路易氏剂和V类毒剂的损伤;中国人民解放军配备的卫生防护盒,装有预防药品,战时按规定使用。③组织预防接种。根据敌方可能使用生物战剂的种类,对军队成员普遍进行疫苗接种。接种一般分为计划性接种、战前接种和遭受生物武器袭击后按流行病学指征接种。④实施核、化学伤员救治。对核、化学武器杀伤区伤员,迅速组织现场抢救,进行救治和医疗后送。⑤消除生物武器袭击后果。包括处理污染区、疫区,组织受染部队检疫,实施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治疗和后送等。⑥指导水源和食品卫生检查。对污染区内的水源、食物进行检验,查明污染情况,确定能否饮用或食用。随着核、化学和生物武器的发展和变化,工程防护、个人防护和卫生防护结合更加紧密,新的防护器材、药物、疫苗将不断出现,组织大批伤员抢救的理论和方法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