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盆地是台湾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是台湾第二大盆地,面积约243平方公里。盆地周边长约70公里。地势低平,除山麓与河边外,东南稍高,西北稍低。盆地周边多断层,平均坡度14-16度,最大达32度。
对外有6条通道:东沿基隆河有铁路、公路通往基隆;西北沿淡水河有铁路、公路至出海口;南沿新店溪有公路通往宜兰;西南有三条通道通往桃园平原,其中,莺歌附近至桃园平原的通道,最窄处仅3公里左右,为重要门户。台北市位于盆地中央,还有台北县6座县辖市位居其内,人口最为稠密。
淡水河下游地势低洼,高程仅5一10米,常有水患。流经台北盆地的主要河流包括淡水河、基隆河、大汉溪及新店溪,重要的人工渠道则有琉公圳、二重疏洪道等。 台北盆地
台北盆地的形状接近三角形。三个端点分别是
南港
新庄、树林、龟山交界处的回龙
关渡
在史前时代,台北盆地是凯达格兰人的居住地。汉族则是直到18世纪才开始迁入这个区域。今日,台北盆地分别属于台北市与新北市,而以此为中心形成的大台北都会区,也成为台湾最大的都会区。
轮廓鲜明的台北盆地,外形并不十分圆,倒有点像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为北面的北投、东面的南港和西南面的树林镇。三点连线的距离是:北投至南港为15公里,南港至树林为20里,树林至北投为17公里。境内地势低平,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地倾斜,海拔高程一般为5-10米。
东南部景美镇附近地势较高,海拔约14米。若以环绕盆地边缘的海拔20米等高线为界,测得面积达243平方公里,是台湾岛上的第二大盆地。伸入盆地的山脉有正北面的剑潭山,海拔153米;东面有南港山,海拔375米;东南面有景美山,海拔144米。
淡水河自南而北穿贯台北盆地,另有三峡溪、新店溪和基隆河先后汇入淡水河,西北经关渡缺口注入台湾海峡。18世纪末因淡水河与大陆通航,成为北部经济中心,其后淡水河淤浅,而基隆港兴,铁路贯通南北,地位更显重要,今盆地除有人口超过200万的台北市外,并有台北县6座县辖市,为全省人口最密集地区,土地利用亦趋都市化。
台北盆地是一个构造盆地,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盆地四周有许多断层线,如东南侧的台北断层、新店断层、大坪顶断层等,这些断层大都循东北东至西南西的走向,呈规律排列;在西侧,则有山脚与新庄断层,大致作南北走向;而大屯火山群东南侧的嵌脚断层,则作东北至西南走向。这许许多多的断层是台北盆地成因的“见证人”。
台北盆地原为干涸的湖盆,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汉溪冲击而成,盆地内地势低缓平坦。台北盆地在形成初期,曾有大量的积水,地史上称之为“台北湖”。后来,淡水河、新店溪与基隆河带来的大量泥沙不断充填,久而久之,使得台北湖逐渐淤浅,露出大片的土地。
台北市就坐落在台北盆地中央的淡水河畔,面积为270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十分壮丽。流经台北市的淡水河及其支流基隆河和新店溪,分别从西、北、南三面围绕市区,西侧的淡水河上,还坐落着台北、忠孝、中兴、华江等 9座大桥,给这座美丽的城市又增添了几分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