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学校,①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企业举办的夜校。欧文 1800 年任新拉纳克(苏格兰)一家大纺织厂经理后,曾创办“新学园”,通过夜课制,对 10 岁~12岁男女少年进行与生产劳动(如纺织、缝纫)有关的普通文化和专门知识教育。[1]
马克思认为欧文把教学与工厂中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实验有极大的意义,称之为“未来教育的幼芽”。②美国专为教育犯罪青少年而设立的工艺劳作学校。类似英国的感化院。
根据1999年《国务院关于调整五个军工总公司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9〕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五个军工总公司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24号),我国五个军工总公司直属的98所中等专业学校中就有19所工业学校,涵盖船舶工业、兵器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等工业领域。[2]
九江船舶工业学校
渤海船舶工业学校
杭州船舶工业学校
中原机械工业学校
陕西第一工业学校
张家界航空工业学校
上海航空工业学校
第一航天工业学校
第三航天工业学校
遵义航天工业学校
四川航天工业学校
湖北航天工业学校
长沙航天工业学校
西安航天工业学校
南京工业学校
西北工业学校
长沙工业学校
四〇四工业学校
北京核工业学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