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明光市分属扬州、徐州、青州,周代,后期为徐国等方国领地。[20] 城市地标-双拥碑
春秋时期,为吴国善道地,是吴、越、楚争峙场所。战国时期,越灭吴,属越国;秦昭襄王元年(前306年),灭越,属楚国,居于“吴头楚尾”。[20]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始有盱眙县(治今盱眙县城北)、淮陵县(治今女山湖镇邵岗境内),明光为盱眙、淮陵两县辖地,先后属泗水郡、东海郡。[20]
三国时期,属魏国徐州(仍治彭城)下邳郡(国)(治古邳镇),仍设淮陵县(仍治故淮陵城)。后期沦为弃地。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仍之。淮陵县(仍治故淮陵城)仍属徐州(仍治彭城。元康年间,改治下邳,今古邳镇)下邳国(都古邳镇)。太康元年(280年),改属徐州临淮郡。元康初(约291年),分临淮郡淮陵县置淮陵郡(仍治淮陵,淮陵故城),设淮陵县。永宁元年(301年),设临淮国(仍治淮陵故城),仍属徐州。永兴元年(304年),又侨置堂邑郡(治淮陵故城),后废。永嘉乱后,荒废。[20] 城市地标-华亚大酒店
东晋大兴三年(320年),侨置淮陵郡(改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原称旧县集),属北徐州(治钟离县,今凤阳县),后废。南朝梁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梁代南齐。初属南兖州(治广陵县,今扬州市),后改属淮州(治淮阴,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淮河南岸)淮阳郡(治淮陵侨县,今明光市女山湖镇,原旧县集),设淮陵县(侨治旧县集);盱眙郡(治盱眙,今县城东北)设阳城县(今明光市故淮陵城)。又属北徐州(治钟离县,今凤阳县),济阳郡(治睢陵侨县,今女山湖镇),设睢陵县。[20] 南湖公园
南陈永定元年(557年),复名睢陵县。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齐,逐渐恢复旧制。北徐州(治钟离县,今凤阳县)济阴郡(治睢陵,由东魏济阳郡改,县由北齐池南改,今女山湖镇)设睢陵县。阳城县(治淮陵城)仍属南兖州(治广陵县,今扬州市)盱眙郡(仍治盱眙故城。太建五年九月戊子,改属谯州。七年三月辛未,改属南兖州)。北朝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十二月,地入北周。今市境设置有:西楚州(由徐州改。治钟离县,今凤阳县)济阴郡(治昭义,今女山湖镇。同时改陈睢陵县为招义县,又写成“昭义”)。吴州(改陈东广州为吴州,仍治广陵,今扬州市)盱眙郡(治盱眙故城)设阳城县(仍治故淮陵城)。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为隋取代。[20] 共2张 2020年雪后明光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