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时期,板仑乡境域建村。
明代时期,初置板仑哨。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哨设乡,进行改土归流。
民国二十年(1931年),板仑归县城一区所辖的8乡、23镇之一。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称青仑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名孝悌乡。
1949年,建板仑乡。
1953年,设区。
1958年,改公社。
1962年,改区。
1969年,改社
1984年,撤社设区。
1986年,撤区建乡。
1988年,正式成立板仑乡。[2]
截至2011年末,板仑乡辖木都、瓦窑、四亭、弄楼、板仑、弄歪、郎六、平纳、龙迈、木腊、龙洋1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46个村民小组。[2]
截至2020年6月,板仑乡辖11个行政村:板仑村、木都村、四亭村、瓦窑村、弄楼村、弄歪村、郎六村、平纳村、龙迈村、木腊村、龙洋村;[4] 乡人民政府驻板仑村老街组。[2]
板仑乡地处富宁县东南部,位于富宁县与广西那坡县中间,东与归朝镇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城厢镇和百都乡相连,西与里达镇接壤,北连新华镇,乡人民政府距县城21千米,[2] 行政区域面积319平方千米。[3]
板仑乡
板仑乡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分为山区和半山区。主要山脉有安芭山、平法山、那哈山、毛尖山、李白山、圣行山、坡南浩山、坡桑大山、龙涝山、荷麻弯顶顶、木腊山、尾猴大山、营排山、各龙坡、长田大山坡、腊者山、安兰山等,境内最高峰长田大山位于龙洋村长田村民小组,海拔1558米;最低点位于四亭村那河村民小组,海拔445米。[2]
板仑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气温高、回暖早,夏季闷热,秋季凉爽多阴雨,冬季严寒多雾寡照,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湿度大,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8℃,1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12.7℃;7月平均气温25.4℃,极端最高气温41℃,最低月均气温5.6℃,最高月均气温29.6℃,最大日较差44.2℃,年平均日照时数1775小时,年总辐射120.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326.3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42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8月最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