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是指土粒表面靠分子引力从空气中吸附的气态水并保持在土粒表面的水分。
包气带土壤孔隙中存在的和土壤颗粒吸附的水分。通常有下列4种形式:①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的吸着水。又称强结合水。土壤颗粒对它的吸力很大,离颗粒表面很近的水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受到的吸引力相当于10000个大气压。这一层水溶解盐类能力弱,-78℃时仍不冻结,具有固态水性质,不能流动,但可转化为气态水而移动。②在吸着水外表形成的薄膜水。又称弱结合水。土粒对它的吸引力减弱,受吸力为31~6.25大气压 ,与液态水性质相似,能从薄膜较厚处向较薄处移动。③依靠毛细管的吸引力被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毛细管水 。所受的吸力为6.25~0.08大气压。毛细管水可传递静水压力,被植物根系全部吸收。④受重力作用而移动的重力水,具一般液态水的性质。除上层滞水外不易保持在土壤上层。土壤水的增长、消退和动态变化与降
水、蒸发、散发和径流有密切关系。
广义的土壤水是。有固态水、气态水和液态水三种。主要来源于降雨、雪、灌溉水及地下水。液态水根据其所受的力一般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分别代表吸附力、弯月面力和重力作用下的土壤水。苏联学者还把由土粒表面的吸着力所保持的水分为吸湿水和结合水,后者又分为紧结合水和松结合水;毛管水又分为毛管支持水、毛管悬着水以及毛管上升水;重力水分渗透自由重力水和自由重力水等。土壤水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是影响土壤肥力和自净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薄膜水及其运动方向
固态水——土壤水冻结时形成的冰晶。
汽态水——存在于土壤空气中的水蒸汽。
束缚水——又分为吸湿水(紧束缚水)和膜状水(松束缚水)
自由水——又分为毛管水、重力水和地下水,其中毛管水又分为悬着水和支持毛管水。
在室内经过风干的土壤,看起来似乎是干燥了,而实际上还含有水分。如果把这种风干的土壤样品放在烘箱里,在105℃的温度下烘烤,或者把它放在带有吸湿剂(例如磷酸酐)的干燥器中,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称重一次,就会发现土壤样品的重量逐次降低,直到称至恒重时,这时的土壤才算是干燥了,称为烘干土。如果把烘干土重新放在常温、常压的大气之中,土壤的重量又逐渐增加,直到与当时空气湿度达到平衡为止,并且随着空气湿度的高低变化而相应地作增减变动。上述现象说明土壤有吸收水汽分子的能力。以这种方式被吸着的水,称为吸湿水。 土壤的吸湿性是由土粒表面的分子引力、土壤胶体双电层中带电离子以及带电的固体表面静电引力与水分子作用所引起的,这种引力把偶极体水分子吸引到土粒表面上,吸附水分子过程释放能量(热能)。因此,土壤质地愈粘,比表面积愈大时,它的吸湿能力也愈大。图6-1表示土壤不同粒级范围内吸湿水含量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引起吸湿作用距离很短,只等于几个水分子的直径,但作用力很大,因而不仅能吸收水汽分子,并且能使水分子在土粒表面密集,吸湿水的密度可达1.7左右。所以这种水不能被植物吸收,对于植物来讲为无效水。重力也不能使吸湿水移动,只有在吸收能量转变为汽态的先决条件下才能运动,因此称为紧束缚水。 区域农田土壤水和氮素行为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