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装也经常被叫作校服。校服和学生装的功能是在校外确认其学生身份,区别于其他人群,形成约束力。校服和学生装不同的地方在于,校服一般定位是一校一服,能够体现学校特色,而学生装则是专门用于识别学生身份的服装。[3]
如果服装的定位是校服,显然要体现学校特色,校服不仅是学生身份的标志,也是学校的名片,承载着一定的学校文化功能。如果定位是学生装,将会在一定范围、一定区域内具有相对统一的模式要求,一边准确的表明穿戴者学生的身份。[3]
校服是一种服装式样。过去多是学生穿的,故名。[2] 在日本,日本的校服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校的标志,还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甚至成为学生们择校时考虑的因素之一。日本女学生的校服是根据水手制服的样式而来,所以取名为“水手服”。男生穿深色立领装有三个没盖的口袋,领子不向下翻,下身是西式长裤,类似中山装。英国学生会穿正装风格的校服,搭配黑皮鞋和黑袜子,只有上体育课才换运动服。而中国普遍的校服为运动服。[4] 共40张 各国学生装
统一穿校服或学生装有助于遏制学生之间穿名牌等攀比之风。但是,过于单调、统一的校服和学生装款式也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化选择,难以体现校服在学校特色文化、展示学生精神面貌等方面更高层次功能的发挥。[3]
日本学生无论是穿校服还是其他服装,男女生之间的穿着都有明显的识别性:一般穿西裤的都是男生,而女生几乎都是穿裙子。女生裙子的长度一般不超过膝盖,下面搭配的短袜一般也不超过膝盖,百褶裙和泡泡袜是日本女学生常见的穿着。即使是白雪纷飞的冬天,只穿着超短裙和膝下短袜的学生妹随处可见。[5]
英国学生夏天男生上身为西服,下身为短裤,白色袜子,黑色长靴。女生上身正装,下身短裙。冬天毛衣套上马甲,女生也是毛衣套上马甲。最早出现学生校服是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很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们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因为身上穿的衣服已经说明了他们虽然在一个学校里学习,但是他们的家庭是不一样的。
学校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感觉自己和别人是平等的。于是规定每一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2]
学生装的种类较为广泛,按层次分有小学、初中、高中各类学生服装,按季节分有夏装、冬装、春秋装学生服;按款式分有正装、运动装、甚至大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