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淡水渔业》创刊。由长江水产研究所创办,初期为内部交流资料。
1974年,《淡水渔业》取得中国国内刊号,初定为月刊,内容以专业技术为主,兼容科普,在中国国内正式发行。
1979年,该刊从第3期开始,改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长江水产研究所为出版单位。
1986年,该刊取得国际标准刊号,确定为双月刊,内容仍以专业技术为主,兼容学术,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5年后,该刊转型为学术期刊。[4]
2014年12月,该刊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5]
主要栏目
《淡水渔业》设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栏目。[6]
报道内容
该刊报道科研成果与科研动态。主要刊登渔业生物技术、渔业资源、渔业设施、渔业环境保护、水产养殖与增殖、渔业生物病害、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和生产试验报告,少量刊登研究简报和综述。[4]
读者对象
该刊的读者对象是渔业生产、科研与管理人员、水产院校师生。[7]
据2020年第01期期刊内页显示,《淡水渔业》编辑委员会有委员31人。[1]
据2020年6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淡水渔业》共出版文献6196篇。[2]
据2020年6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淡水渔业》共载文2804篇、基金论文量为1554篇。[7]
该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情报系统(ASFIS)收录。[2][8][6]
据2020年6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淡水渔业》总被下载605950次、总被引33962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829、(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