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从而刺激了工业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18]
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18]
托马斯莫尔身处英国“圈地运动”高潮时期,曾经亲眼目睹了“圈地运动”带给农民的灾难。[18]
圈地运动首先是从剥夺农民的公共用地开始的。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则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18]
这些成为牧场主的贵族们还互相攀比,使他们的牧业庄园变得越来越大。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末叶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历时300余年。英国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18]
后来,英国国会又颁布了一个法令,规定凡是流浪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一经告发,就要被卖为奴隶,他的主人可以任意驱使他从事任何劳动。这种奴隶如果逃亡,抓回来就要被判为终身的奴隶。如果再次发现他流浪,就要割掉他的半只耳朵。第三次逃亡,就要被判处死刑。任何人都有权将流浪者的子女抓去做学徒,当苦役。[18]
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两代国王统治时期,曾经处死了大批流浪的农民。圈地的结果,使英国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好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无产者。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进入生产羊毛制品的手工工场和其他产品的手工工场,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