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以滇缅抗战历史为原型,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再现中国远征军跨越野人山撤退的真实事件。小说选取西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多民族共存的人文景观作为叙事框架,融合战争史实与文学想象,构建出战火中个体生命与民族存亡的双重叙事维度。
故事围绕中国远征军某部将士在缅甸战场失利后,穿越原始丛林撤回云南的惊险历程展开。通过刻画不同身份角色的遭遇,呈现战争环境下人性的复杂嬗变与生存意志的极限考验。叙事线索交织着战士对"归来"的执着追寻与西南边疆民众的命运变迁。
书籍出版过程中存在时间差异记载:版权页标注为2018年9月出版,但在2019年5月发布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参评目录中登记为2018年10月出版。该作品以编号59的身份参评中国最高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标志着其文学价值获得官方认可[1] 。
作品采用多声部叙事结构,将战争史诗与地域文化符号相结合。语言风格融合纪实性与诗意化表达,既保持历史事件的厚重感,又凸显西南边陲特有的神秘氛围。这种创作手法继承并发展了作者一贯的"边疆书写"美学体系。
海男作为云南本土作家,其创作始终关注西南地域文化。本书延续她以女性视角重构战争叙事的创作路径,与作者早期《边疆书》等作品形成主题呼应。该书的出版强化了海男在当代文学界"西南叙事"代表作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