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是台湾一份综合性中文报纸,常被简称为《中时》。《中国时报》由知名报人余纪忠创办于1950年,董事长为蔡衍明,发行人为王丰[1] ,总经理为蔡绍中,社长为黄树德[2] ,总编辑为王峤奇。截至2013年01月19,已发行22678号。《财讯杂志》2000年调查不含摄影体育编企,主管人数32名。《中国时报》立场偏向泛蓝,并带有一定程度之自由派色彩。中国时报集团旗下有《工商时报》《时报周刊》、时报出版、《中时电子报》、中天电视、中国电视公司等媒体,而旗下的时报出版公司是台湾第一个股票公开发行的出版公司。
除了媒体本业外,《中国时报》一直以日本的《读卖新闻》为学习对象,跨足许多相关领域,如时报文教基金会、时报文化基金会、华英基金会等公益性机构;其举办的时报广告奖,是华文广告圈中历史最悠久的广告奖。时报资讯则经营数据库等业务。《中国时报》经营之职业棒球队时报鹰,则因涉入职棒签赌案,成军七年后解散。而时报旅行社则与日本读卖旅行社合作,主要经营高价位旅游产品。而《中国时报》在1990年代起也开始举办大型艺文展览,如1997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的“黄金印象展”等。
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美国、日本等也有订户。
日出对开纸9至13大张,36至52版。版面包括:《要闻》《焦点新闻》《政治新闻》《社会焦点》《社会新闻》《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两岸三地新闻》《时论广场》以及《家庭·消费·艺文》版和《台北焦点》等。每逢周五有《生活》《旅游天地》等专版。周六有娱乐专版,周日有星期专刊。
评论专栏较他家充实,其论坛“时论广场”之文章亦反应社会之多样化观点。
较详尽的国际及两岸新闻、专题报导。
犯罪新闻较不会未审先判。
部分人认为《中国时报》明显支持泛蓝,“逐渐明显丧失新闻平衡道德”。
在犯罪新闻及照片的处理平实,惟在《苹果日报》《台湾壹周刊》来台之后,台湾媒体环境走向商业竞争,其坚守媒体道德底限的立场备受挑战。
中国时报大楼《中国时报》由余纪忠在1950年创办,当时名称为《征信新闻》,主要内容为物价指数。1960年1月1日改名为《征信新闻报》,成为综合性报纸。1968年3月29日开始彩色印刷,为亚洲第一份彩色报刊,1968年9月1日更名为《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在2002年辞世后,报社交由次子余建新接管,而长女余范英担任副董事长。 《中国时报》集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