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其非洲部分占 72%,亚洲部分占 28%,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阿拉伯世界有宽广的海岸线,如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和印度洋等水域的海岸线,该地区曾经孕育了一些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等。这些文明不仅在当时,而且直到21世纪都有传奇性,所有考古发掘都能找到它们完整的古迹。
在上述历史时期产生了三个传统的天启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们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当今,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基督徒约有21.8亿(2010年)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约有15.7亿人,二者合起来占当今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多,可见天启一神教在世界上巨大的影响力。
各国居民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或其它宗教。 阿拉伯国家版图
阿拉伯世界人口约为2.3亿(2006年),其中青少年所占比重为最大,不到一半的人口为低于15岁的青少年。如果将人口平均密度理论用于阿拉伯世界人口密度,这一理论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那里的定居地都集中在有水源的地方。阿拉伯人大多数都聚居在海岸地区和河谷周围。最突出的例子是埃及,那里有90%的居民生活在面积只有5%的土地上。
农业是阿拉伯世界主要经济部门,该地区居民消费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椰枣、小麦、燕麦、稻米、玉米和高粱。出口交流的作物有棉花、甘蔗、甜菜、芝麻。阿拉伯世界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与关于阿拉伯国家都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想法不同。阿拉伯世界的自然资源中还有铁、铜、磷酸盐锰。21世纪的阿拉伯国家已经开始了产业的转型,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旅游业,金融业,服务业都是比较发达的。
21世纪的阿拉伯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社会,居住着若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和不同习俗的群体,但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两个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现象。阿拉伯人生活在一片宽广的土地上,统一的历史和传统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们是22个国家成员,但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同一个民族的一部分。
游牧的阿拉伯人又称“贝都因人”(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靠饲养骆驼为生,仍然保留着部落制度。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同时也是阿盟的成员国。
阿拉伯国家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分为西亚12国和非洲10国,包括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北苏丹、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3.4亿(2012年)。[1] 注:人口数为2008年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