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安非他明于1919年由日本所发展出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双方都广泛使用甲基安非他明让军队保持清醒。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神风特攻队的驾驶员在执行自杀任务前也使用甲基安非他明。大战之后,日本军方所囤积的甲基安非他明流通到市面上,也使得静脉注射毒品的风气流行了起来。在 1950年代,甲基安非他明被用作抗忧郁药和帮助控制饮食。由于容易取得,甲基安非他明被大学生、卡车司机与运动员用来作为非药品的兴奋剂。因此毒品的滥用,就这样地散播开来。目前联合国毒品及犯罪办公室估计,全球生产的安非他明类兴奋剂,包括甲基安非他明,每年约有 500吨。在台湾根据 2002年的统计,毒品滥用者里面,有 52%是以甲基安非他明类为主。2003年缉毒的毒品当中,有 46%是甲基安非他明类。这都显示出毒品被滥用的程度非常惊人。
脑神经的损害:甲基安非他明释放出大量的神经传导素多巴鞍以刺激脑细胞、强化情绪和四肢活动。甲基安非他明还可能毒害脑神经、损害包含神经传导素多巴鞍和血清张力素的脑细胞。在服用甲基安非他明一段时间之后,它可能会引起神经传导素多巴鞍含量的降低,从而导致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这是一种严重的肢体运动失调的病症。
成瘾:甲基安非他明可以口服、鼻吸(用鼻子将粉末吸入)、静脉注射和抽吸。在静脉注射和抽吸后,使用者立刻感觉到强烈的刺激,称“rush”或“flash”(快感),这种情形只持续几分钟,使用者形容说它能带来极大的快感。口服和鼻吸则会带来高程度的、不太急速的快感。服用者可以很快地上瘾,并且增加服用次数和用量。 相信大家对安非他明这名词并不陌生,早期安非他明被引进台湾时,许多人就用安非他明让自己可以数天不眠不休的熬夜工作,进而造成身体及心灵上极大的破坏。而一般最常被滥用的就属甲基安非他明,它是危险及强效的化学物质,就如所有毒品一样,一开始有兴奋剂的作用,但之后开始有系统的破坏身体。甲基安非他明极易使人上瘾,会消耗身体大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并引起强烈的依赖性,最后只能靠使用更多的毒品来减轻自身的痛苦。当一个人服用甲基安非他明后,会有一种健康和充满精力的错觉,所以他将迫使他的身体比平常运作的更快更激烈。因此,毒品使用者在其药效过后会感受到剧烈的沮丧,或身体及精神上的衰竭。由于持续使用毒品,将降低人们对饥饿的自然感觉,服用者可以感受到体重急剧下降,就曾有不肖业者利用这点将其参入减肥药中,达到体重下降的效果。甲基安非他明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包括有:睡眠习惯异常、机能亢进、呕吐、幻想自己有力量、攻击性。其他令人担心的影响包括:失眠症、困惑、幻觉、焦虑、妄想症和侵犯行为的增加。有一些案例指出,服用毒品可造成足以致命的抽畜。对药物毒品如何伤害人们的身体、心灵想要有更进一步了解的读者们,可以参阅 L.罗恩 贺伯特所著作的清新身体 清新心灵一书,里面详细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