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在心上。指对某人或某事不加重视,不认真对待。[3]
西汉·司马迁《史记·律书》二五:“又先帝知劳民不可烦,故不以为意。朕岂自谓能?”[3]
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在意。[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管亥望见救军来到,亲自引兵迎敌;因见玄德兵少,不以为意。”[1]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李密传》:“及出关外,防禁渐弛,密请市酒食,每夜宴饮,喧哗竟夕,使者不以为意。”
元·脱脱、阿鲁图《宋史·四二九·朱熹传》:“(赵)汝愚方谓其(指韩侂胄)易制,不以为意。”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卢携的建议,朝廷根本不以为意。”
宋·周密《齐东野语·李全》:“全军所过,诸堡皆载牛酒以迎,独杨堡不以为意。全知其事,故攻劫之。”
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三章:“当时城上乱弩齐发,可是多数都射不到闯王面前就落到地上,所以大家都不以为意。”
茅盾《子夜》八:“昨晚姨太太又是到天亮才回来。这已是惯了的,冯云卿本来不以为意,但此时正因公债投机失败到破产的他,却突然满肚子不舒服了。”
王蒙《买买提处长轶事》四:“买买提处长虽然早已洞悉其奸,却不以为意。”[3]
“不以为然”指“认为不对,反对,不同意”。这两个词意思完全不相通,但平时被人们误用率很高,应当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