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属植物属热带植物区系,起源于亚洲的白垩纪晚期,后期通过白令海峡桥和北大西洋陆桥向洲际传播扩散至美洲及欧洲。最古老的七叶树化石是在古新世的亚洲东北部、阿拉斯加和北大西洋岛屿发现的,表明七叶树起源于白垩纪到古近纪过渡时期,在早渐新世时期随着东亚中部和西部的气候变化,西南区域的七叶树开始分化,形成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及南部以及印度南部的物种类群[9] 。
七叶树叶子掌状复叶对生,通常有小叶七枚,所以称其为七叶树[4] 。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纲目拾遗》引《留青日札》云:“娑罗树出西番海中……株甚巨,每枝生叶七片,有花穗甚长,而黄如栗花,秋后结实如栗,可食,正所谓七叶树也[4] 。” 共13张 七叶树 罗连/摄
七叶树属于落叶乔木,高达25米[1] 。
树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圆柱形,黄褐色或灰褐色,无毛或嫩时有微柔毛,有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的皮孔[1] 。
七叶树树干
掌状复叶,由5-7小组成,叶柄长10-12厘米,有灰色微柔毛;小叶纸质,长圆披针形至长圆倒披针形,长8-16厘米,宽3-5厘米,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除中肋及侧脉的基部嫩时有疏柔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中央小叶的小叶柄长1-1.8厘米,两侧的小叶柄长5-10毫米,有灰色微柔毛[1] 。
七叶树的叶
花序圆筒形,花序总轴有微柔毛,小花序常由5-10朵花.组成,平斜向伸展,有微柔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花萼管状钟形,长3-5毫米,外面有微柔毛,不等地5裂,裂片钝形,边缘有短纤毛;花瓣4,白色,长圆倒卵形至长圆倒披针形,长约8-12毫米,宽5-1.5毫米;雄蕊6,长1.8-3厘米,花丝线状,无毛,花药长圆形,淡黄色,长约1-1.5毫米;卵圆形,花柱无毛[1] 。
七叶树的花
果实球形或倒卵圆形,顶部短尖或钝圆而中部略凹下,直径3-4厘米,黄褐色,无刺,具很密的斑点,果壳干后厚5-6毫米,种子常1-2 粒,近于球形,直径2-3.5厘米,栗褐色;种脐白色,约占种子体积的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