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道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中国第三条著名古道,是一条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走廊,也是一条见证徽商历史文化的“徽商之路”。 徽州古道群
因徽州古道大多处于群山幽谷中,周边生态环境好,且沿途散布着许多古村落,特别适宜开展健身慢走、摄影采风等户外体育休闲活动。随着户外徒步旅行的兴起,黄山市重点保护和修复10条“徽州古道”,并推出系列户外游大众体育休闲产品。
洪岭古道
洪岭古道:古时祁门通往池州、安庆等地的重要通道,沿途瀑布、碑亭、古驿站错落分布,景色十分优美。起止点为祁门县大坦乡大洪村燕窝组至安凌镇五里柺村鸦坑组。海拔高度为1126米,长度约8公里,保存基本完好。
黄山登山古道
黄山登山古道,位于黄山风景区内,是连接黄山各景区、景点的重要步道。沿途分布有慈光阁古建筑群、摩崖石刻群、古观景亭、观瀑楼及听涛居等省级重点文保单位,长度约33.5公里,有石阶3.6万级。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和黄山摩崖石刻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黄山风景区国保零的突破。
徽池古道
徽池古道,位于黄山市黟县西北部柯村乡宝溪村埠头自然村和池州市石台县横渡镇琏溪村石坑自然村的连绵山峦之间,蜿蜒崎岖十里,岭头海拔460米,是我国除茶马古道以外的,又一条保存最完好、沿途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徽商古道。古道内有廊桥,廊桥全长25米,宽20米,木石结构,八角斗拱,雕梁画栋,徽派风格。
徽开古道
徽开古道,由徽州府城至浙江省开化县。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古徽州通往江浙一带重要的经济通道。沿途有千年红豆杉、南方铁杉和高山梯田等美景。起止点为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岭底组至休宁县白际乡。海拔高度约1200米,长度约10公里,保存较为完好。
徽饶古道
徽饶古道,始建于唐代,均用长约4尺青石板条铺砌而成的,是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等地的客商必经之道,故被称“古徽道”,“徽饶道”即属旧时的“国道”,沿途有继志亭、“吴楚分源”石碑等古建筑。起止点为休宁县板桥乡樟前村履安桥至江西浙岭头。海拔高度约800米,长度约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
灵山古道
灵山古道,历史上为徽州区蜀源、灵山、呈坎三村,东往徽州府,北上宣州、芜湖的官道,现为村民们生产劳动的乡间便道。古道核心范围内分布有古亭、古碑坊、古桥、古碑等古建筑约47处。起止点为徽州区蜀源村南至灵山村东,经水街出村西至呈坎村东,长度约10公里。位于灵山村处古道多以坡路为主,蜀源至灵山多为花岗岩石板道路,呈坎至灵山多为泥砂路,宽窄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