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走路把整块时间最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内快速走路健身,健身效果才好。
9:00~11:00。这个时间段,太阳升起,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全面开始,绿色植物向外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氧气,阳气升腾,鸟语花香,视物清楚,人经过进食丰富的早餐,补充适量的水以后,人体内脏各器官已经转入正常工作,正适合人们户外快速走路运动。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上午神仙逍遥游千步,换得百年仙骨不足奇。例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科学领域的泰斗,为探索新知识,他每天要在实验室里工作16个小时以上,为了保证敏捷的思维和充足的体力,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快速走路健身时间表。
10:00~11:00快速走路,雷打不动。正是由于这个健身时间表,保证他有充沛的体力和脑力进行科学研究。
15:00~21:00。丰富的午餐给人体足够的营养和热量,特别是经过30分钟的午休以后,人体的精神开始旺盛起来。
传统中医认为,15:00~21:00,是人体阳气最充足的时间,身体功能会出现最大值,大脑细胞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反应灵敏,思维活跃,大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高,最适合外出快速走路健身。例如,著名旅游家、探险家徐霞客是真正的快速走路健身专家,他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写万千字,从不疲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徐霞客游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人们研究徐霞客快速走路的特点,发现了一个秘密,虽然他一生中都在山川河流中快速行走,但是徐霞客不是盲目地走,更不是24小时不停地走,而是非常讲究时间安排,每天把快速走路的时间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保证了充沛的体力,保证了快速走路效果。
为了达到快速走路健身的效果,科学确定时间很重要,不要脑子一热,不考虑时间和身体因素,大强度、长时间、无节制地走路,这样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早晨和炎热的中午都不是走路的适宜时间,要尽量避开这两个时间段。那么,快速走路健身为什么要躲避早晨呢?这与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1)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血流速度减缓,血液粘稠度很大,血管的压力增大,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最危险的时间。这段时间外出快速走路健身,心脏负荷增大,肾脏、肺等器官的负荷也随之增大,特别容易发生心梗、脑溢血和心脏早搏,危害身体健康。例如,某单位马主任在一次体检中检查出“三高”,医生建议马主任每天快速走路30分钟。马主任接受医生的建议,第2天早上5点,天还没有亮就爬起来外出快速走路,速度很快(每分钟140步以上),才走了2里地,就感到心慌、恶心、头疼、出虚汗、双腿发软,咬牙坚持着继续走,眼前一黑,摔倒在路边,被路人送进医院,经过抢救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了,但是却因脑出血严重,落下了偏瘫,失去了工作能力。医生告诉他发病的原因,与早上起早快速走路有直接的关系。马主任十分后悔,恨自己不懂保健常识,盲目起早外出快速走路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