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米迦勒金顶修道院(拉丁化:Mykhaylivs’kyi zolotoverkhyi monastyr)是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一座修道院,位于第聂伯河西岸,圣索非亚大教堂的东北方。这一地点位于历史上的行政区上城,俯视着历史上的商业和商人区普迪区。
11到19世纪
一些学者不相信伊贾斯拉夫一世·雅罗斯拉维奇大公(教名为德米特里)在基辅上城圣索非亚大教堂附近最早建造了圣德米特里修道院和教堂。据记载半个世纪后,他的儿子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伊贾斯拉维奇建造了一座以自己的主保圣人天使长米迦勒命名的修道院教堂(1108–1113年)。建造教堂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新近击败了游牧的钦察人,而天使长米迦勒被认为保佑了战士们和战斗的胜利。
这座修道院被当做了斯维亚托波尔克的家庭修道院,其家庭成员正是安葬于此。(同样,他的竞争对手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则捐助Vydubychi修道院)。这座大教堂的穹顶可能是基辅罗斯第一个镀金的穹顶,随着时间的推移,修道院的绰号“金色穹顶”或“金色屋顶”变得固定了下来。
1240年蒙古人入侵罗斯时,这座修道院据信被严重损毁,蒙古人毁坏了大教堂,移走了它的镀金穹顶。这座修道院后来陷于荒废,在后来的两个半世纪中没有文献记载。到1496年,这座修道院得到恢复,名称从圣德米特里修道院变成了圣米迦勒修道院,得名于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建造的大教堂。[6]这座修道院在16世纪经过了多次重建和扩建,逐渐成为乌克兰最富裕的修道院之一。1620年,Iov Boretsky 使其成为重设的基辅都主教的驻地,在1633年,Isaya Kopynsky 被任命为这座修道院的院长。
在这期间,这座修道院得到了哥萨克酋长们和其他施主的赞助。吸引朝圣者的主要是圣巴巴拉的圣物,据称是1108年由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伊贾斯拉维奇的妻子从君士坦丁堡带到基辅,保存在哥萨克酋长伊凡·马泽帕捐赠的一个银质的圣骨匣内[8][9]。虽然在18世纪后期大部分修道院都改为俗用,但是到19世纪和20世纪这里还住着240名修士。1800年以后,这座修道院成为切尔尼戈夫主教的住所。修道院内设有一所领唱人学校,许多杰出的作曲家,如Kyrylo Stetsenko和Yakiv Yatsynevych都在这所学校任教或学习。
1870年,大约10万名朝圣者来到圣米迦勒修道院朝拜圣巴巴拉。在1917年俄国革命之前,在圣米迦勒修道院制造和祝福的戒指,称为圣巴巴拉戒指,在基辅市民中非常流行,常被用作带来幸运,根据民间的信仰,有时还用来抵御魔法,并且对防备严重疾病和突然死亡有效。这些信念提到了这座修道院没有受到 1710年到1770年黑死病流行和19世纪霍乱流行的影响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