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泌阳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居住繁衍。[2]
春秋战国
楚文王二年(前688年),楚在其北部边境修筑长城。由今泌阳县白云山经付庄、象河出境,境内长约30千米,称楚长城。
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齐,韩,魏四国联合攻楚,“夹沘而军”,楚溃败。盟军取重丘(今泌阳县付庄乡政府驻地)。此后,泌境属韩。
西汉
高祖五年(前202年),在今境设比阳、舞阴二县,均隶属南阳郡。 共5张 泌阳县
东汉
建武三年(27年),光武帝封征南大将军岑彭为舞阴侯。
建武十五年(39年),封皇女义王为舞阴公主。自此舞阴为邑。
南北朝
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年),大阳蛮酋桓诞拥滍叶以南、沔水以北8万余落降北魏,北魏即于比阳设东荆州,任桓诞为东荆州刺史。
北魏延兴三年(473年),置江夏郡,领县江夏(郡、县治所均在今付庄乡古城村)。
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年)增置西汝南、北义阳二郡(治所均在舞阴),又侨置高邑县(治所在今高邑)。同年,北魏雍州刺史韦珍与齐将崔慧景在比阳交战,齐军溃败。韦拥降民7000余户内迁,置城阳(治所在今泌阳县高店乡丁道村)等三郡。
南朝齐建武四年(497年),北魏大举南攻,齐派军主鲍举率众助西汝南、北义阳两郡,太守黄瑶起抗拒魏兵。
南朝齐建武五年(498年)春,齐军全军覆没,鲍举逃跑,黄瑶起被俘。自此舞阴归北魏。
北魏景明四年(503年),樊素安、樊秀安(一作季安)领导东荆州“蛮”人武装起义,称帝。
北魏景明五年(504年)初,樊秀安领导的一支起义军,被东荆州刺史杨大眼所败,樊素安被俘,起义失败。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范缜《神灭论》问世。
北魏延昌四年(515年),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都城发生内乱,孝静帝命东荆州刺史冯景昭率兵人援,被东荆州民杨祖欢率众截击,景昭战败。是年北魏分为东、西魏,东荆州归东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