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才真正出现了职业这个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呼唤、呼叫”的意思,意即上帝在天上呼唤你、命令你该有何种行为。这个词义中无疑含有宗教意义:职业即是天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这是职业的最初定义。
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唤、所使唤、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天赋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感谢神的恩召的举动。如上帝曾召唤亚伯拉罕作虔诚且富有的君王,他凭着信心最后成就了召唤,成为富甲万国、繁衍众多的君王。上帝也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把在美国国度上的创业视为天职。
他们也肯定现实生活,与出世厌世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语)。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每个人要入世修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
他们也肯定了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
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顿的清教徒领袖在他的著作中所写:“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他的产业便成。”
英国的加尔文教信徒,属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大陆各派新教、特别是激进的加尔文教在英国的传播,英国人对英国国教日益不满。 清教徒
16世纪60年代,在国教会内部出现了新的宗教派别。他们要求按照加尔文教“纯洁”国教会;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旧制和繁琐仪式,如废除主教制和圣像崇拜,减少宗教节日等;只承认《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强调所有信徒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摆脱王权对教会的控制;提倡“勤俭清洁”的生活,因而得名“清教徒”。
70-80年代,清教徒人数激增,并脱离国教会,建立独立的宗教组织。80年代,清教徒分为两派:长老派(温和派)只要求国教进行加尔文教化的改革,主张君主立宪,后发展成英国长老会。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多次同保皇派勾结,共谋王政复辟,它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上层的利益。另一派是较为激进的独立派,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只成立联合会性质的组织;反对设立国教,不赞成教会从属于国家政权;主张共和政体,该派在长期国会中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中小贵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