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16日在菲律宾吕宋岛发生的7.7级地震,是由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应力。
FEMA协助国防部制定军事设施的防震减灾计划时,就表明了,减灾最好的方法是有意识地加强抗震,具体的就是遵循设计和建造的方法和准则,对关键的供水、供电、供气、供应诸系统设施,对通信交通设施,对人居和设备用房屋实施可靠安全运转预案,分级保证设施全部功能的作用,由专门部门组织执行,负责始终,就能达到军事设施的防灾减灾目标。 碧瑶大地震
碧瑶大地震
震中位于马尼拉以北160公里的瑞苗斯依夏省,震动持续了约50秒左右。紧跟着相隔不到2—3分钟,又发生了第二次更强的地震,震级为8级,震中在首都马尼拉以北100公里处的卡巴纳敦市和碧瑶市,震源为10公里,比第一次地震浅多了,因而破坏也大,范围也广。 碧瑶大地震
市政破坏点很多,楼房、桥梁、管线、通讯广播、学校、医院很严重。碧瑶市在两次地震的冲击下,受灾很重,市内建筑物大部分倒塌,旅游饭店倒塌为平地,人员伤亡很大。飞机停飞、停电、停水、通信瘫痪。美国克拉克空军基地也遭受很大损失:许多军用设施因停电停水停气,使得通讯中断,停止工作的计算机乱打数据,机库修机中止,餐饮停止供应,水下作业中断,部分训练项目中间停顿。1990年7月16日下午4点25分,菲律宾发生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震中在首都马尼拉西北约100公里的卡巴纳端市和碧瑶市.那里许多饭店、学校建筑物倒塌,桥梁被破坏,交通受阻.电力和通讯被切断. 碧瑶大地震
5在卡巴纳端市,一所大学的楼房倒塌,楼中有300多人被困在里面。在受灾最严重的碧瑶市,两座五星级饭店全部倒塌.有150多名旅客,包括许多外国旅客被埋在其中一座旅馆里。
之后又发生了103次余震.截止1990年7月24日.已有1597人死亡.1047人失踪。遭受这次地震袭击的灾民共有893479人,25191个家庭无家可归,受伤者已达2935人。
现今的菲律宾碧瑶市 碧瑶大地震
1990年7月16日,碧瑶市不幸遭遇世纪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余震持续半年,达万次。中国大使馆和杭州市的急救物资经过长途跋涉最早到达海拔1500米的山城伤员手里,碧瑶人民为之深深感动。
1990年9月17日,碧瑶市发生强烈地震后,卢文舸市长和虞荣仁会长,分别向碧瑶市政府和菲中了解协会碧瑶分会发出慰问电。8月4日,市红十字捐赠了价值10万元人民币的救灾物资。
近些年来,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和杭州西湖博览会的举办中,碧瑶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由于基地按照美国减灾规定,从始建时就注意工程设计与施工建造的抗震抗风规范的要求,做到质量安全第一,到了关键时刻,就显出了效率,保人保设备保任务就有安全保障了。 碧瑶大地震